整個很噴錢的單眼之路 Part 2 (附圖)

樓主沒直接買D3s而在DX上面兜圈子肯定是財力雄厚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爬山的阿光 wrote:
按國外網站的分類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7.htm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7c.htm

七. 器材测量意淫者: 最低级


XD...說得還真貼切...LOL....

七. 器材测量意淫者: 最低级

这些男性(他们的确都是男的)对于艺术和摄影没有兴趣, 因为他们没有灵魂. 灵魂的缺乏使得他们无法表达想象和感受. 所以他们的照片, 如果他们做了一些的话, 都是失败的.

绝大多数人原有技术方面的爱好, 比如工程, 计算机和科学. 这些人太在乎用数字打分, 以至于完全忘记了相机和测试表与最后所得的图片的灵魂没有任何联系. 因为他们太在乎测量器材的性能, 我们给予他们"测量意淫者"的绰号. 不幸的是, 他们中的很多人逛到KenRockwell.com来寻找关于器材性能的信息.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玩音响, 计算机或车子. 正如他们看待他们的相机, 他们把这些当玩具, 而极少把它们用到原本该用的途经上.

年轻一点的玩游戏,或者上网或聊天. 年纪大一点的则加入"相机/器材"俱乐部. (你应当加入"摄影"俱乐部, 而不是相机俱乐部, 或任何试图给艺术打分的俱乐部 -- 因为艺术完全是主观的, 不能用数字评分.) 同样地, 这些人从来不用他们的器材创造出引人注目的东西. 但是他们肯定会为拥有,获得或与你谈论这些东西而兴奋.

这些人忽视的一种工具是唯一的有用的工具: 光照.

为了他们自己的缘故他们只对器材感兴趣. 如果你让着他们, 他们会讲得你耳朵生茧. 但是一旦你想看看他们的作品, 他们的声势一下子就消失了, 或者他们会以为你想看看他们的器材.

一个有不错的作品集的人不是器材意淫者. 一个拥有器材比好作品多的人可能是. 那些有一个塞满技术文章而几乎没有有趣照片的网站的人则大概就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和这些人交往, 与他们聊天, 或者看他们的网站. 对于单纯的人来说他们象是知识库, 但是他们病态而缺乏活力的灵魂特别喜欢把你扯入到他们自己的地狱中去, 让你的灵魂一辈子困于担心镜头锐度的泥潭. 一旦你开始担心这个, 除了砖墙和测试表你将再也不会拍任何别的东西.

这些人很容易辨别.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 你大概已经看过他们的网站了. 他们经常有很多关于器材的信息, 但是几乎没有真正的摄影作品. 如果一个网站没有你崇拜的照片, 你得当心它提供的信息.

我不得不将一些器材的图片从我的网站上移走. 这些人看我的艺术, 但是他们花更多的时间看我的器材的照片! 我所购买的带宽就被这些白痴用来看我的镜头, 而不是用来看我的艺廊中的照片 -- 而那些才是这个网站的意义所在. 因此象这个一样愚蠢的网页都用黄色作底, 就要让他们的眼睛受不了而不能在这些无聊的东西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看完你的文章...
我覺得你應該來認識我妹妹
她從頭到尾只用一顆定焦鏡(也是因為我們很窮)

你這一路來花了好多冤枉
還是留點$$$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

攝影器材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請三思.....版主大大
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

hellyeah08 wrote:
這算是很簡陋的開箱文...(恕刪)


PART 3 呢?
自由的短毛 wrote:
我7月入手D5100...(恕刪)

順著您買器材的邏輯,以我從前敗家的心路歷程來推導。
接下來有可能會遇到幾個讓您繼續往下敗的藉口...

1.晨昏拍一拍發現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相比,總是少了點銳利、
少了點鮮艷、少了點飽合、少了點立體感...等。看看別人用
的機身---D7000、D700、D3...等,還有鏡頭---N12-24、
N17-55、N14-24...等。於是立志衝FX,鏡頭要買原廠大光圈...哈

2.4K小腳架遇到風大時、架長鏡時、架原廠大光圈鏡(太重)時,
總覺得不穩。於是決定衝萬元以上的碳腳...哈

3.每次拍人像需直立構圖時,手總要以不自然的角度握相機,這時
有個垂直手把該多好呀...哈

4.等玩一陣子技術提升後,自然而然會得到幫朋友拍婚攝的需求。
這時發現Kit 18-55光圈太小、對焦太慢,閃燈SB700回電速度太
慢、GN值又不夠高。這時N17-55、SB910又在向您招手啦...哈

....敗家藉口族繁不及備載。

只能說玩攝影本身是門藝術。買器材是藝術、呈現作品是藝術、
就連攝友間的哈拉吹捧也是藝術呀...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爬山的阿光 wrote:
按國外網站的分類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7.htm
http://www.kenrockwell.com/tech/7c.htm
七. 器材测量意淫者: 最低级
我是比最後一級還不如

Ken Rockwell 這個人的很多觀點和看法小弟是不怎麼認同
原因很簡單, 什麼樣的人會主觀的給別人分等級貼標簽?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c8631506 wrote:
順著您買器材的邏輯,...(恕刪)


其實還好捏
因為我自知目前器材我都還沒能發揮到極限
目前的器材已滿足我的需要了

拍人、拍晨昏、拍鳥
說真的我目前完全沒有想敗任何東西的衝動和欲望
腳架也許有點不太穩
但是也不至於到會垮 或是風一吹就搖搖欲墜這麼誇張 OK的拉~

70-300打鳥也許不夠遠
但是想辦法多走一點 靠近一點 運氣好一點
OK的拉~

SB700也許GN值不高
但是以我現在來說 離駕馭的好還很久遠咧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是人在操作設備不是設備操作人
拍不到好的晨昏 不代表設備不好
而多半是去的次數太少 沒有遇到美景

回頭看看我買的設備
除了一開始的機身以外
後續的最貴頂多1萬5(騰龍70-300)
個人認為所買的東西CP值都很高 也很符合需求
買單眼就是讓我自己多出去走走
就算沒辦法把景全拍下來 至少也看到啦

一次一次被美景所感動 才是攝影最好的附加價值

我最後可能會換的設備應該是副廠的17-70
除了補足焦段以外 17-70一般旅行來說也比18-55 kit好用
何況聽說他還有近拍功能呢~
BUT這應該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畢竟18-55用起來也OK的
自由的短毛 wrote:
因為我自知目前器材我都還沒能發揮到極限

極限?何謂攝影的極限?
若遇極限,請問您要如何面對?

這個問題沒有針對性,
只是單純想了解每個人的想法而已...

或許是面對極限的處理方式不同,
才會造成每個人作品的差異不同~
所以單純地想透過01大家良性的討論,
互相學習成長。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c8631506 wrote:
極限?何謂攝影的極限...(恕刪)


極限 技術上難以解決的應該就叫極限吧
譬如說我想用18-55kit鏡來拍女生心目中的"半身或3/4身"散景人像
光圈開到最大 與背景的距離拉遠
還是很難達到想要的程度....
(離被設者很近或是用55焦段拍出來的主體都太大 大概只能照臉..)

這應該就是我那顆kit的極限吧...

想拍鳥
35mm 1.8和18-55 拍起來 放大後裁切
整隻鳥也模糊掉了
這就是這兩顆鏡頭在拍鳥上的極限吧

由需求導入
想拍散景人像 想拍鳥
現有設備+上網做功課以後發覺做不到
那就是設備的極限了....

腳架的極限我還沒遇到
D5100+70-300 上去後會覺得有點不穩 但是小心一點就好

jasonn88 wrote:
像我就會從防潮箱外面看著鏡頭們快樂的站著,好有成就感呢!...(恕刪)


給大大一個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