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rra01 wrote:我比較好奇的是去相機...(恕刪) 已開店做生意的立場 ,一台 D4 至少要賺你個 2~3萬才夠!大家無聊可以去博漢區的相機店去數看看店頭理擺的機身鏡頭,然後暗自算看看那些總價多少!保守一下,打個八折就好,就是他的積壓進貨成本,還有你看不到貨的部分!其實 D4 和 D800 台灣售價比香港,中國,美國都還要便宜 ,這是沒有看到的現象
開一間相機店需要多少成本?人事水電庫存都要成本幾萬的店租幾萬的員工薪水幾百萬的庫存假設商品進貨成本跟賣價差20趴一個月的業績500萬好了賺的錢就只剩100萬了店租人事費用水電扣一扣剩下多少?假設A店家一天賣了5台相機業績15萬好了真的有20趴的進貨賣價的價差好了早班兩個晚班兩個每個都工作8個小時的工讀生沒領獎金光員工薪水就多少了電費在加上去店租在加上去一天能剩多少錢是賺的所以店家希望能做到的應該就是拉高營業額降低利潤不過如果利潤降了沒有達到營業額店就倒了就算一間店真的讓他拉高營業額降低了利潤不過市場就是那麼大別間店還是有人要得關門因為現在賣原價就要被當作奸商還壟斷所以只能請工讀生可能平日工讀生也沒班可以上去店裡也沒冷氣可以吹光假設20趴的利潤就已經沒有穩賺的生意了一個月500萬業績有100萬利潤不過500萬的店庫存成本要多高如果是100萬業績的店抓20萬利潤固定的開銷扣一扣真的就剩一點點了而且真的有可能有20趴的空間嗎?我沒辦法開店賣東西給人買喜歡的東西也沒辦法經營小吃店賣人東西吃所以我買東西吃東西付錢跟拿到東西都會跟老闆說謝謝在這規則內至少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要或者是不要不是嗎?
小弟對於賺多少,供貨情形.....無法評論但針對樓主提出 [聯合壟斷]有些想法樓主如果很認真的提出[聯合壟斷]一詞, 那這個名詞是有嚴謹定義的請搞清楚再來論斷!!!! (尤其在某方面它同事牽涉法律,一知半解,混為一談極為不妥)除此之外, 最簡單的要件以常理來說幾乎不可能成立,你覺得台灣的零售店頭有可能"絕大部分店家一起"就D4的售價達成某種[具體]協議嗎或是遵守代理商的[暗示]並造成實質上的價格壟斷.....更何況供貨來源不會只有公司貨, 就算相機賣家通通像兄弟會一樣剎血為盟, 應該還是無法達成壟斷要件[建議售價]說真的,就是為了應付這個法律搞出來的,君不見以前乖乖包裝都寫[定價]現在都改寫[建議售價]...連這個都不行..統一,7,全家早通通抓去關.................................................建議大家常識(知識)的來源要正確從電視新聞記者來的 從政府官員來的......很少有正確的這兩類人早就把自己包裝成演藝人員或秀場丑角, 但其實內心清楚自己實屬騙子啊千萬不要學官員或記者...騙子當不成卻學到低能弱智啊!!!
很認同 Jasonwu兄, 我自己也是無論買什麼東西, 付錢拿東西時也都會跟店家道謝從小就是這樣(應該是受長輩影響,我也會這樣教孩子)的確,現代社會分工如此, 沒有互相幫忙(你要說互相利用也沒錯啦)大家只能餓死,更別說看電視拿相機..取材不以道的商人不是沒有, 開放的社會普及的資訊,一般說來會更合理均衡生產者利用厚生, 商人通有無, 只要賺的合理就合乎道我不是濫好人反而是現在正紅的全民議題--油電漲價(獨買獨賣加政客定價), 或是企業壟斷民生物資, 到了欺人太甚時希望大家的公義怒吼可以更大聲
flymousetw wrote:其實 D4 和 D800 台灣售價比香港,中國,美國都還要便宜 ,這是沒有看到的現象 B&H售價美金5999.95(就是6000啦,老美這種訂價的數字遊戲超級無聊),美國境內運送免費(美國很大唷),換算成台幣176000,稅率最高的州加7%還比台灣便宜700塊,其餘各地只會更低,如果住免稅的州、或自己剛好去紐約帶回來,就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