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的使用心得報告(無照片)

不錯~寫的真的不錯(Y)

看到這段,深深的被吸引
Tyrand wrote:
也是沒話說,ISO 1600可能比D80的ISO 200還好;ISO 3200也可能比D80的ISO 400還好,ISO 6400洗出來都還能看,不過感覺上都有抹的現象,而且像素不夠大,爽度還是有差。

夭壽喔~~~~~~太夭壽了
不過十六萬...買台重機對我來說比較合適(應該是16x2吧...)
學習永無止境
看來D3的動態追焦, 還遠遠達不到夢幻的程度. 不過.....
3D追焦要達到完全滿意的境界, 可能機身的影象處理核心要四核或八核, 馬達要超音速才勉強夠格吧!
如果3D追焦那麼神奇, 那何必有9點21點51點的設計?

建議樓主多花點心思探索一下9點21點51點追焦的使用, 我相信國外用家對D3追焦的好評,
是建立在傳統多點追焦的系統上. 3D追焦? 拍拍模特兒庭園散步, 應該還不錯用.

三天的使用, 大概還沒法完全釋放D3, 期待樓主在駕馭D3後, 給大家一個更進一步的心得.

Tyrand wrote:
並以使用者很主觀的想法來提供使用心得供大家參考


您開宗明義就說了!「使用者很主觀的想法」
因此沒有必要對您的文章感到不適

了不起
您是N家的人
跳出來說D3的缺點
而且還PO在NIKON
光是這一點的勇氣
就值得鼓勵了

小弟
買不起D3
不過您的文章有一些說得真的很好
如「對焦區域」
個人也是覺得太集中了
使得這個51點對焦個人覺得只是一個噱頭
其實不過是11點對焦的加強版
了無新意

不過對於您的文章小弟也有不同的看法
1.速度超過2m/s或角速度超過0.5rad/s幾乎就是追焦的極限了,我很難想像D3在運動場上怎麼跟白砲軍團作戰。
0.5RAD/S....您是不是用旋轉類的東西來測的?
我真懷疑AF-S追得上嗎?
每秒2公尺就追不上了......這個我想問您2M/S時,您的鏡頭有去追移動嗎?如果沒有,那在您按下快門時,移動物早就離開您的對焦區域了吧!
所以
我覺得這應該是您的測試方式太嚴格了
另外有機會可以試試CANON的兔子不知辦得到嗎?
(雖然D3對焦爛,不過可以用連拍來增加成功率嘿!)

2.連拍功能︰希望您能註明有沒有關NR
(這個連拍寫得真詳細)

謝謝您打破D3神化
本來嘛!
D3跟本就沒有這麼神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以前也發表過,nikon也不見得不移焦,說實在我也不希望d200 移焦。只是以使用者的觀點,闡述自己所測到的。尤其是那個大框,幾乎讓用戶無法確認自己的對焦點。
但被nikon fan 指教了。
說實在很欣賞作者的勇氣,
d3的售價實在比 canon 5D貴上一倍。除非性能好上許多。如防滴防塵,因為這是職業人士所需要的。
快速對焦,快速暗部對焦,也是新聞記者所需要的。
d3雖是好機,但那個售價可以買兩台5D。也就是說還有很大降價的空間。
如同液晶電視,三年前32吋一台要六萬一,現在一台要1萬6。
降價的空間很大。
如果5D賣到8萬, canon都還有利潤
那D3降到10萬,恐怕nikon 還很有利潤。
Tyrand wrote:
你可以試試先把焦點對好、半按快門合焦,再把手從側面慢慢的移進對焦區域,以遠近不同的距離測試伺服對焦的功能,這時重新對到焦(手)的遲滯時間約0.5秒,我認為這是不及格的數據,而實用上也是如此,因為依0.5rad/s的角速度移動,對到了東西就跑出鏡頭了,即使馬上按下快門,拍出來的也是失焦的照片。


這點在下覺得還有待討論

在"用戶設定選單"=>a4"追蹤對焦連Lock-on",這個選項是可以調整主體突然變化距離的情況下,相機啟動對焦的延遲時間,可設定時間"長"標準"跟"短"。當設定為"長"或是"標準"是為了避免突入雜物而造成誤判。

不知道樓主是否有設定為時間"短"的情況下拍攝,在下只有D300,還無緣使用D3,但是大膽猜測D3也有此選項
若有錯誤請各位補充指證。
用D3不用多說~~~~~~~~~~~就是王道~!!!!!!!
longmild wrote:
以前也發表過,nik...(恕刪)


我也是希望他能降價, 不過16萬都供不應求了, 目前要降價是奢望,
我是希望能出個以F100為機身規格的全幅機, 賣個12萬也不錯
Tyrand wrote:
D3有新的51點3-D Tracking系統,但是與其說是雞肋、不如說是廢物,沒錯!!!就是這麼嚴格!!!日本原廠網站那個展示影片看看就好,根本沒那麼神奇,缺點條列如下、沒有優點,所以就不條列了
(1).主題的辨識度極低,常常抓錯或是和其他物體一個交錯就抓不到了
(2).預測對焦物的動向根本就是騙人,連物體移動過的地方都追不到了,哪還會預測,紅框框一直在主題的後面跑
(3).速度超過2m/s或角速度超過0.5rad/s幾乎就是追焦的極限了,我很難想像D3在運動場上怎麼跟白砲軍團作戰


3D tracking的使用時機在
1 在主要對焦物處於較無法預測運動方向時使用, (如: 翻滾動作, )
自動選擇一個適合的對焦點進行對焦, (主要對焦點記憶主體, 衛星對焦點記憶背景, 主題與背景分離, 在其他的對焦點感應到同樣的資訊時, 進行合焦)
2 另一個感覺是, 使用長焦段的鏡頭時主體佔總畫面比例大效果會比較好, 若是在運動場上的運動路徑可以預測,
要使用的昰9, 21, 51點追焦, 非3D tracking, 3D TRACKING有點類似半按快門時, 51點會同時記憶畫面參數, 當物體移動中, 另外的30點又針測到第一次半按快門時同樣的資訊時就會判別為主體時, 進行合焦, 但若使用短焦鏡(廣角鏡)時, 相對主體佔總畫面比例小, 只要主體一移動, 或鏡頭移動, 整個畫面可以收集到的類似的畫面參數時就會干擾AF, 但是在運動場上既然是白砲應該起碼300mm 以上, 如此一來 主體佔總畫面大, 同樣長焦的條件下, 目前NIKON D3不僅可以選擇多種AF模式, 裁切模式鏡頭全面新增腳架防震, 更甚的昰挾超高ISO在長焦段還可以縮一點光圈, 應才是他過分的地方

至於9, 21, 51點的差異在選擇9點時, 其中一點為主要對焦點, 周圍的8點為衛星對焦點,
21點時其中一點為主要焦點外, 其餘週圍20點為衛星對焦點, 51點其中一點為主要對焦點,
周遭50點皆為衛星對焦點, AF敏感度不同, 這也牽涉到主體佔總畫面大小與主體的移動路徑, 簡單的說,
使用那一種對焦模是要看當時的情況判斷, 所以3D tracking並非適用於所有的拍攝狀況,
成功率也非一定最高. 不過到目前為止, 除了AF AREA稍嫌過窄外, 對於D3的AF成功率個人覺得滿意,
目前專業機種可以兼顧性能與畫質應該沒有其他的選擇,
3D tracking只是另一種當無法判別物體運動方向時的AF選擇模式, 但非成功率最高的AF 模式!!
以目前在測試且比較新已經AF-S化的中焦段鏡頭AF-S 200mm F2.0G VR與AF-S300mm F2.8GVR
搭配D3為例, 個人覺得比使用D2X時進步不少, 不僅在對焦速度上提升, 但追焦準度上也有大幅的上升,
沒有焦的狀況降低不少, 因此, 對於新發表的另外3隻長焦鏡頭在搭配D3時的表現也認為值得期待,

Tyrand wrote:
另外最後一個就是區域對焦,這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只要切換到這個對焦模式,對焦屏上將不會出現認何紅框框(對焦點),而是D3自動尋找焦點,我還在熟析這個設定,不知道他的對焦標準為何,因為看不到對焦點總是怪怪的。


這一個對焦模式的使用時機在相機會自動判別主體與背景進行合焦, 在AF-S時會顯示對焦點, AF-C不會,
應該是從D2X進化而來, 這個模式在D2X上叫做"最近對焦模式", 使用時機在無法分區前後主體背景時,
或微距拍攝時, 對焦物前後搖晃, 單一對焦點會不停受到干擾時, 相機會自動判別前後主體, 進行合焦,

--------------------------------------------------------------------------------------------------------

個人從11-29號使用D3到現在的感覺與前一代的D2X相較之下, 主要在性能方面, 畫質方面都提升很多, 再加上可以載入的曲線, 除了原廠提的原本就受D2X用戶好評的D2X MODE III外, 另外可以在網路上搜尋的 其他職業用戶自己提供的曲線, 利用 PICTURE CONTROL 載入D3後, 若搭配新舊鏡頭, 長短焦, 可以玩的花樣很多, 當時日本就有人說這一部機器要玩到有心得可能要半年的時間, 所以職業用戶開始當作工作機器前都要有一段時間的TRAINNING 而使用的鏡頭越新, AF成功率越高, 但是在畫質方面, 新鏡畫質當然精緻, 不過針對老鏡之前有人問過暗角的問題, 個人覺得, 鏡頭的好壞可能不應該僅限於暗角的有無, 新鏡也不敢說完全沒有, 不過D3本身的EXPEED晶片就有抑制紫邊的功能, 對於舊鏡頭中幾顆紫邊較明顯的鏡頭, 沒有完全抑制但表現也不錯, 對於

另外D3搭配老鏡時的連拍速度也沒有問題, 以D3+ 58mm F1.2 或85mm F1.4D 為例, 連拍FX一樣9張,
DX 11張,, 至於缺點方面, 目前常聽到是"過重"
很抱歉,剛剛內湖電話大斷線,所先把發好的文貼上來,再補充幾點

=====================回文開始===============================


我還是強調一點,幫任何一家廠家defence對我都沒好處,也沒有廠商會拿東西請我試用,因為我只會
挑毛病,算是職業病吧......

(1).沒錯,我是以理想來評斷,所以80分是我標準的80分,不是大家心中的80分,大家可以去弄一台來
玩玩,但我覺得分數應該會更高,但絕不會到100分的。

(2).剛剛又小試了一下,3D-Tracking的關鍵在於顏色辨認,當主體的顏色和背景差很多時,
無論AF用的是間隔長還是間隔短,都抓得又快又準,連續伺服對焦也異常的勤快;但是顏色只是有點差
別時,辨認度就大幅下降了;顏色差不多時,常常迷焦,但只要了解了他的原理,大概都可以預測出這
個結果。

(3).D3的對焦精度和速度的確是不容忽視的快、也明顯的比D80快,不過我認為從0.3秒對到焦進步成
0.2秒對到焦,或許中間的過程對設計者要花出10分的努力、但是對一般消費者卻只能感受到5分的誠
意、而對於希望在0.1秒內對到焦的使用者來講卻是0分的進步,這樣比喻是有點過分,但是卻是不可
抹滅的事實。

(4).以D3的定位及訂價,我認為還有進步的空間,也就是說大家可以等一等再入手,一月底的PMA
快開始了。

(5).D3很貴,會下定決心買的人大多都不是鎖定D300的受薪階層,不太會有人這麼想不開,我的哲學就是
Enjoy it,錢不是那麼重要,所以我敢買。


最後我覺得,沒有甚麼Nikon Fans的問題,我會選擇D3,而不等5D2、7D或直上1DsMkIII就是
看中Nikon的穩定性及可信賴的品質,大家提出問題討論最好,真理越辯越明、測試越測越能了解他的
極限,我也可以幫大家試試、順便增長見聞;況且如果D3真的測出問題,那也是Nikon的問題,使用者
開心就好,沒啥好吵的,I don't really care。

====================回文結束===========================


時間長短其實問題不大,在於顏色的差異性;而速度是相對性的,所以我用角速度來表示比較公平,
2m/s是有點快啦,有點類似小跑步,以相機為圓心、速度但是除上相機和拍攝物間的距離就是角速度
了,換言之,在你相機前4m的距離以2m/s的速度移動,就會得到0.5rad/s的角速度,這個速度會很快
的通過你的觀景窗,所以AF甚至來不及反應,有DSLR的人可以試試。
但是如果同樣的物體在距離20m以同樣的速度移動,換成角速度就變成了0.1rad/s,你就可以在觀景窗
中慢慢的看到他在移動,我相信連一般的相機都抓得到,所以後來我更正了我的說法,把短焦段的追焦
是為目前D3追焦仍無法突破的瓶頸。
很感謝樓主在入手僅二天內提供此豐富的資訊.

至少對同樣是想入手D3的人,能夠想一想入手D3對我而言跟現在D200在我常拍的主題上,會有何影響及幫助.
我想D3是一台設定調控細膩的專業機.要完全征服也需時間.希望樓主如往後還有心得,也請不吝繼續與大家分享.

不過我到是希望在PMA完,D3可以降到12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