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爬玉山只帶一鏡是要選18-200mm或是廣角鏡呢?


SH Chiu wrote:


看了您的背包,果...(恕刪)


前一次去嘉明湖除了D200+sigma18-200外
還帶了腳架、tokina 124還有小黑五......
沒錯.....小黑五.....
但是由於沒地方放....一直到了嘉明湖邊才拿出來拍幾張....XD
拍完又收起來~~~冏 這真是虐待自己的好方法...

基本上18-200足以免對所有場景...
尤其是從塔塔加到排雲這段路...太廣角反而拍不到甚麼....
印象中有片白木林很不賴~~
就是有這種完全不想錯過的心態....所以才會連小黑五都背了....
不過第一次爬山....不清楚自己狀況就保守一點吧~~

我的背包....(好像每次都超過20....)
http://副校.的窩.tw http://副校.的相簿.tw
不要帶太重的鏡頭去
選便宜又好用的廣角就好
萬一受不了要丟也比較不心疼~~

ppp857 wrote:
不要帶太重的鏡頭去
...(恕刪)


希望您是開玩笑的
LNT似乎還只是個口號而已
除了足跡,甚麼都不留呀~~
http://副校.的窩.tw http://副校.的相簿.tw
我知道什麼都不留~~
因很多第一次爬山的不知道自己能負重多少
背一大堆上山
我說的丟是爬不動了背包先丟到路旁
攻頂後回頭再拿..不是真的丟掉
我想如果是鏡皇~~誰捨得丟

話說回來~雖然我喜歡拍照
爬山的話我還是偏愛攜帶dc
可拍照又可攝影~~重量又輕喔


niko_ou wrote:
我也剛下來沒多久...裝備帶得很齊含腳架
結果到白木林就高山症嘔吐不止...


不好意思沒能跟你們去啦~~~
有沒有照片分享一下啊~~~

回樓主,
小弟到目前為止去過五次玉山,
不過當中有兩次未能攻頂,
其餘三次雖有攻頂,但只有一次天氣比較好,
其實爬玉山天氣也佔了很重要的成分,
這也是有些人會一直去玉山的原因了~
小弟第二次去玉山是2006年的一月一日(http://www.flickr.com/photos/cage1010/sets/72157594484452238/)
也是小弟覺得天氣最棒的一次,該次小弟帶了D70和腳架,鏡頭帶了12-24 and 70-300。
頗重,而且70-300出勤機會不高~

第四次去玉山是2006年的九月二十八日(http://www.flickr.com/photos/cage1010/sets/72157594531928203/)
這次在途中有下了點雨,天氣普普,這一次小弟則帶了D200和腳架,鏡頭帶了12-24,35/1.4,58/1.4(AIS).
很重~~~,不過出勤機率最高的應該還是12-24~
以上,小弟建議,能帶就帶吧~~~
玉山沒有想像中難,咬牙撐一下就過去了~~~
給您點個人的小意見:
超廣角一定要帶,爬高山就是要拍高山的氣勢,望遠端只是做輔助拍局部,我開始爬也很貪心,什麼都想拍也就什麼都帶,一機三鏡,但幾天下來真的很想丟包,真是甜蜜的負擔,而且鏡頭換來換去又加上拍照,一晃眼隊伍已離你很遠,要再去追可是費盡千辛萬苦,登山團可是不等人的(除非是自組),到最後我只帶超廣角,在高山上能輕就輕,背不動是沒人會幫你的,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把高山氣勢拍回來才是王道,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啦!!!
myphotos wrote:
給您點個人的小意見:
超廣角一定要帶,爬高山就是要拍高山的氣勢,望遠端只是做輔助拍局部,我開始爬也很貪心,什麼都想拍也就什麼都帶,一機三鏡,但幾天下來真的很想丟包,真是甜蜜的負擔,而且鏡頭換來換去又加上拍照,一晃眼隊伍已離你很遠,要再去追可是費盡千辛萬苦,登山團可是不等人的(除非是自組),到最後我只帶超廣角,在高山上能輕就輕,背不動是沒人會幫你的,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把高山氣勢拍回來才是王道,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啦!!!


完全贊同,除非你真的是體力過人,否則還是帶越少越好,帶超廣角就夠了

我的登山裝備是 FM3A + AF20mm 可以說是超輕的裝備了,但在爬的時候還是覺得很重! (才880克左右)

另外在沿路上用小DC是最好的選擇,看到想拍的隨時可以拍,不然常常在那邊卸背包、拿像機,真的很懶得拍

掛在胸前,又在那邊撞來撞去的,很抓狂
duqnex wrote:
玉山山上霧氣及溼氣很大,
這對相機會不會很傷?

是不是下山後立刻放入電子除濕箱幾天就可以恢復?


濕氣對「電子產品」都是不好的,

但也不是因為這樣就不拍照,小弟的D50也淋過雨,目前還健在

回家後放在防潮箱可以除濕氣。
Cage1010 wrote:
不好意思沒能跟你們去...(恕刪)


Cage兄也來了...難得有空唷...

自己親身爬過高山後...實在很佩服攝影重裝上山的同好...
小弟提出幾點攝影器材之外的觀點...

出發時背重裝覺得沒問題...但若是6小時以上這種長時間的行程..
就必須考慮到"長時間耐力"的因素...隨著體力的流失與空氣含氧量稀薄...
會感覺越背越覺得重唷...

還有須注意相機背負方式...這點最好事先模擬練習...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除了登山大背包...一般登山時相機置於前胸...
有人把小攝影包背在前面...但攝影包各式各樣...背負方式也不同...
由於大部分攝影包原先設計是後背或側背...但登山時背後已有登山大背包...
所以必需把攝影包前背...這時會影響到行進間重心位置與安全可視角...
或是採蛙式固定法(於腰帶加彈性繩)也是不錯的方法..
不過相機會一直頂到胸部或腹部...長時間可能會不舒服...

最後要考慮氣候因素...爬山的人都知道山區氣候瞬息萬變...
若是遇到下雨該如何處理...
雨勢可簡單分為間歇性小雨及豪大雨...
小雨時相機丟進攝影包或藏進雨衣內是好方法...
大雨時就要考慮攝影包防水性的問題以及藏進雨衣長時間攀登是否會影響舒適度的問題...


另外要提醒需注意保暖等措施...以防急性高山症出現...
高山症會讓平日水準盡失...頭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嗜睡或睡不著等...
會嚴重影響爬山的興致...

考慮越多越能讓各位的山岳攝影之路愉快且長久...與各位分享
niko_ou wrote:
Cage兄也來了.....(恕刪)


苦惱~~看來到時想不開真的可能T116跟18-200VR都會背上去了 XD 真是難取捨~~

對了關於Niko您背在前面的相機包有什麼款式比較建議呢? 目前我是想用Lowepro Reporter D200AW
加雙肩背帶這樣背上去....會不會太大包呢?

因為想說攻頂時候,只背這個+一機一鏡, 剩下的空間還可以放些雜物, 不知可不可行^^


ps. 為了預防高山症, 我朋友建議我現在開始猛嗑香蕉 @Q@~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