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9上市前test run的鳥類攝影集,內文持續增加鳥類生態攝影的影片中。

milktoface wrote:
從 D5, D850 透過韌體升級使用 CF 卡一事,可以拖到將近一年,就對這公司絕望了。

後來新上市 D6,不用試都可以感覺出一定有毛病。果然,縮光圈拍攝會減少連拍張數。

見微知著 ...
其實我個人一直關注的反而是視頻,視頻才是相對於注重追焦、連拍的更大市場。

最近被美國列為無人機黑名單的DJI,他們其實早已往專業錄影機前進,DJI Ronin 4D帶給市場非常大的驚喜。

直播的興起,網紅、youtuber帶來單眼相機的最新需求,這是為什麼Nikon Z9的預告片是把8K視頻當第二彈。

反而是台灣許多人關心的追焦和連拍得再等一星期,才讓大家看個夠。當然也可以說壓軸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追焦及連拍擺最後。

個人認為SONY和Canon最在意的是Nikon Z9視頻的進步超過他們的想像,因為馬上就傳出有R5c錄影8K不過熱的小改款新機傳聞。

台北鳥友因為大鵬灣小綠鳩特別南下,可惜待了2天(分別是一下午及一上午)沒拍到。

他特別感謝我年初大家認識的時候,我個人的建議,對各家不同系統不須要太心急於換系統,隨著晶片運算速度加快及演算法的改進,任何一家在追焦及連拍上都一定可以趕上來。

對Nikon這幾年的不滿,罵也罵得差不多了,想換系統也換了,真的也沒什麼大不了。

相機更進步,大家都有福氣。
milktoface wrote:
從 D5, D850 透過韌體升級使用 CF 卡一事,可以拖到將近一年,就對這公司絕望了。

後來新上市 D6,不用試都可以感覺出一定有毛病。果然,縮光圈拍攝會減少連拍張數。

見微知著 ...
不好意思,多回一則。

Nikon以“視頻和靜態圖像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為方向,推出全方位旗艦Nikon Z9,不管是拍照及高階視頻一機搞定。

但看看對家,若要專精錄影,得買另一型號,這真的對用戶不太友善或不方便。

各家有各家發展的理念,Nikon百年慶後公司縮編,卻是擴增光學部門,表示他們要先專精在鏡頭上,畢竟當初選擇業界最短的法蘭距,他們需面對雖有較佳光學,卻有成本較高且體積較大的問題。

光學的技術克服且成熟後,隨著機體晶片及演算法增進的進步後,這些光學背景將帶來非常大的助力。
12月21日冬至日本人的分享,話非常多,請直接跳到4:35紅嘴鷗抓魚,可以與布袋港比較。
hcpine76 wrote:
12月21日冬至日本(恕刪)
讚!

另外,看看有沒有大大,可以測一下z9有沒有這個問題:

話說EOS R3……
這機我昨天(2021.12.19)在灣潭打魚鷹,有跟同好借試了一下,直覺上跟Sony a9在伯仲之間了。

而有碰到一個VIP代言人,我們試了一個要命的問題,這是指在對遠的合焦之後,突然脫焦、或再去改對面前近距離之下有「標的」出現時,雖有符合在對焦距離範圍上,但若背景空無一物或說只有水面,就會無法合焦(對到「標的」物),而會一直呈迷糊(迷焦)樣。

而我是認為---可能控制上有瓶頸(猜想的),不然應該是未能(或無法)重新啟始---最近對焦距離的問題!

因為關鍵時刻裡,較機敏(警)者只要迅速推動一下Full Time DMF轉環,使稍能看清「標的」物之下,AF就可馬上精準對到。
註:以上是指拍小鳥的狀況下。

而我感覺---好像對焦功能『天下一大抄』,是因大家都一樣會如此。但據前述解套方式,就並不是(我不認為)「無反相機」都會這樣、而「有反相機」不會!又有些鏡頭如Sony SEL400、600GM,鏡頭有預設對焦距離功能,若有去預設『對焦距離』,去動一下也馬上可成焦。

恰有「紅嘴海鷗」
RAW+JPG之原生的Jpeg
Sony a7m4 & SEL400GM+SEL20TC(點擊彈出才是原生33MP圖。)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而我是認為---可能控制上有瓶頸(猜想的),不然應該是未能(或無法)重新啟始---最近對焦距離的問題!

因為關鍵時刻裡,較機敏(警)者只要迅速推動一下Full Time DMF轉環,使稍能看清「標的」物之下,AF就可馬上精準對到。
註:以上是指拍小鳥的狀況下。
因為Z9又延到29日,我自己原訂到灣潭的計畫可能要延好久,因為一下子就是元旦假期,得等元旦後了。

現在才知道無反似乎都有這問題,我常在Z7II拍鳥的分享提到的需輔助手動就是這樣。

Z7II只要迷焦了,是無法以相機上的任何操作補救回來,這時候我只能以手動幫推到接近合焦位置,如此AF才能接手之後的合焦動作。

現在確定放棄100-400mm,600mm仍只有單眼舊款,863PF也不知道何時上市。

我個人認為以Z9+600mm(單眼舊款),可能仍會有這問題。

但Z9+863PF是否可以快速反應回來,只能等863PF的進一步訊息了。

ps.忘了我還有556PF。
AbdA wrote:
而我是認為---可能控制上有瓶頸(猜想的),不然應該是未能(或無法)重新啟始---最近對焦距離的問題!
難度非常高,因為行程很長。

可改善的做法就是想辦法把行程縮短,然後增進馬達推力。

863PF已經大幅縮小了,但也還是不小。

是否能解決這問題,真的只能等待了。
12月23日日本市區內拍黑鳶,非常值得參考,因為很像在基隆港拍黑鳶會拍到大樓。


這是影片中的截圖


結果以下2張受建築物或避雷針影響失焦,焦點沒有落在黑鳶上。

hcpine76 wrote:
其實我個人一直關注的反而是視頻,視頻才是相對於注重追焦、連拍的更大市場。

最近被美國列為無人機黑名單的DJI,他們其實早已往專業錄影機前進,DJI Ronin 4D帶給市場非常大的驚喜。

直播的興起,網紅、youtuber帶來單眼相機的最新需求,這是為什麼Nikon Z9的預告片是把8K視頻當第二彈。

反而是台灣許多人關心的追焦和連拍得再等一星期,才讓大家看個夠。當然也可以說壓軸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追焦及連拍擺最後。

個人認為SONY和Canon最在意的是Nikon Z9視頻的進步超過他們的想像,因為馬上就傳出有R5c錄影8K不過熱的小改款新機傳聞。

台北鳥友因為大鵬灣小綠鳩特別南下,可惜待了2天(分別是一下午及一上午)沒拍到。

他特別感謝我年初大家認識的時候,我個人的建議,對各家不同系統不須要太心急於換系統,隨著晶片運算速度加快及演算法的改進,任何一家在追焦及連拍上都一定可以趕上來。

對Nikon這幾年的不滿,罵也罵得差不多了,想換系統也換了,真的也沒什麼大不了。

相機更進步,大家都有福氣。
Canon R5c的傳聞已確認,1月18日會推出,3月出貨。

R5c暫時以加風扇解決過熱問題,但如此是否有較耗電問題,屆時就知道了。
hcpine76 wrote:
結果以下2張受建築物或避雷針影響失焦,焦點沒有落在黑鳶上


根據他的描述, 他使用的是間歇性拍攝方式, 我猜想或許跟對焦點選用或者是模式有關
^^A 請多多指教~
爆炸頭 Nikon Z9 實機鳥類攝影分享:

http://www.mobile01.com/forumlist.php?f=2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