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幾種說法 : 立體感 透視感 通透感 (越右邊越老一輩的人說)
這主要差別在 CCD 與 底片 趕色原件的不同
雙方同樣以網格分隔到 100000單位
一個邏輯單位中
CCD只能吃大量的 垂直入射光 斜角入射光不會吃到太多
底片的感應劑 卻可以收到來自於360度的斜角入射光
自然而然 底片的沖出來 成像會有環境距離的前後差異
而CCD的成像 會是平的
但是!!
以上的理論不是套用到所有的環境上
如果同樣是比較需要垂直入射光的環境 CCD 與 底片差異很小 例如望遠鏡頭 或是與太陽對槓
如果是斜射光到達某的門檻值也很重要的狀態 例如 24-85之間的焦段 柔和光 CCD拍出來就會畫面是平的...
這與景深的淺與深無關喔~~
淺景深可以締造立體感 但是底片更可以!!!
以上是我研究許久的瞎掰觀點 我知道有不人發現這些事情了 為了追求照片的卓越性 我與大家分享這些未被證實的知識 並且附上兩張圖,同樣sigma 15-30 分別在底片與FF CCD上面的展示。


s46511 wrote:
15-30mm可視角...(恕刪)
你的資訊是對的但是忘了換算
10-20用在APSC上要x1.5 也就是15mm-30mm左右
您如果拿10-20到全幅機身上 成像會有黑圈圈 還頗大的黑圈圈
這時候的視角 要用10-20算下去的話 等於把黑圈圈也算下去了呦
所以視角必須要用換算後的15-30來說 才算數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402531&p=60
這棟底片蓋的大樓我覺得其中有許多照片是DSLR怎樣拍都拍不出來的~
所以才會跨SLR甚至120與RF的行列
DSLR方便歸方便 有時候想要自爽拍出藝術等級作品的話 底片其實是很優越的選擇
我想讓大家看的是這樓中的"通透感" 不是正片不是粒子也不是超廣的黑白色階...
不知道"通透感"什麼時候才會被正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