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dliceex wrote:
不懂你所謂的騙自已沒...(恕刪)


看樣子你不懂我的意思囉




我意思很簡單~

就因為我不能買~所以我必須欺騙自己FX跟DX的照片"沒差"





jian_z1401 wrote:
您..................看出什麼了嗎!?...(恕刪)


我只看出景深有些許的差異
其他
沒啥感覺

AllenTang3434 wrote:
我只看出景深有些許的...(恕刪)


GOOD!!!



這就對了,其實沒什麼差異...
我比較喜歡第一張,原因是比較沒有那種東西"粘"在一起的感覺~~~
jian_z1401 wrote:
您..................看出什麼了嗎!?

您的房間有點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稍減火藥味,開開玩笑別介意^^
立體感?

攝影:用心靈感受,用器材及技巧捕捉,探尋人生中的真善美。

jian_z1401 wrote:
corryhsiao...(恕刪)


正想要補足剩下的一半述說
jian_z1401兄的實驗用畫面幫小弟說話了呀!

正如jian_z1401兄的方式呈現
如同一鏡頭條件,改變的只有鏡頭焦距換來同樣的畫面構圖
同樣都產生看樣品屋時6m距離的畫面
DX格式鏡縮短1.5倍焦距來拍攝
其鏡頭光學能力改變的是構圖相仿外
DX格式的感光元件就是比全片幅抓取視覺資訊來得少
就像同樣站在6m距離看屋的大小眼差異
小眼者使用光學鏡片改變視窗獲得同大眼者一樣構圖
中間有焦距折算後的深景深問題
D700 拍出的較為立體

這跟光現折射的角度也有關係O_O"

因為為了要一樣的構圖

鏡頭要退到24


jian_z1401 wrote:

都是同一管Nikon 24-70/2.8G,而且都是用F2.8去拍的!!!!
↑D700 Nikon 24-70/2.8G 36mm <FX>
↑D300s Nikon 24-70/2.8G 24mm <DX> 註:24mm x1.5 = 36mm
您..................看出什麼了嗎!?


搞不好等下會有人拿 35 F2D + D300 跟 50F1.8 + D700 來比較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靈光 wrote:
同一顆鏡頭, aps-c永遠必須退後才能得到與ff相同"構圖"

關鍵在這個"退", 一退後
1. 成像品質變差
2. 透視改變
3. 景深變深

aps-c不過就是畫面裁切讓人誤以為是望遠
如果FF畫素夠高, 就能達到aps-c的裁切=>望遠效果
可惜D3X太高貴
...(恕刪)


感謝前輩的解釋..

"退" 是重點.

1. 成像品質變差 => 這點是不是要建立在相同畫素下呢? 舉個例子 1.2M pixel 的 FF VS 1.8M pixel DX 下這句話成立嗎?

2. 透視改變 => 還在體會中

3. 景深變深 => 如果用成像清楚區域比較寬來解是可行嗎? 比方說一隻面對你的鳥,為了要照出頭尾都清楚的相片,DX相機縮的光圈可以比較少,相對的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來捕捉動態的影像?

"aps-c不過就是畫面裁切讓人誤以為是望遠
如果FF畫素夠高, 就能達到aps-c的裁切=>望遠效果
可惜D3X太高貴"

這是否就等同第1項? 畫素不夠高的FF在遠攝上不會比高畫素的Dx來的好?

因為小弟一直想不透,為什麼C家還要特地出介於1和1.6之間的1D4,目的為何?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bert78/
很簡單 眼見為憑 使用DX機一段時間換使用FX機
比較敏感的人取景就感覺到不同 比較不敏感的人看照片才會感覺到
而且放大看你會覺得FX畫質好太多了

Elbert78 wrote:
"退" 是重點....(恕刪)


也不能說退是重點!!!
就算你拿50,再怎麼退
它也不會變成廣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