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開箱) 終於入手了Di866 Mark ii for Nikon


roachc wrote:
可以,就是用無線電觸發,但是無法 TTL,...(恕刪)


我試過用D200閃燈控制Di866一代,在相機選單設定內閃不參與觸發,Group A 設為TTL 是可以運行的。不過我不知道離機打出來的是那一種TTL (還是根本不是TTL)? 要怎麼設定成TTL/BL 或是一般的iTTL 呢?

我手上的Di866出國了…希望有人能解答 :)
elwynn wrote:
我試過用D200閃燈控制Di866一代,在相機選單設定內閃不參與觸發,Group A 設為TTL 是可以運行的。不過我不知道離機打出來的是那一種TTL (還是根本不是TTL)? 要怎麼設定成TTL/BL 或是一般的iTTL 呢?

因為我沒用過Di866,
目前也想不出來用啥方法可以測試 Di866 打出來的是哪一種

原廠燈用機頂內閃來遙控離機閃做 iTTL,
仍然是由機頂內閃發出監察預閃
只要 Di866 能同步發出主閃,這部分應該沒問題,
所以關鍵點應該在「當鏡頭偵測到足夠閃光後,發出第二道關閉指令閃光時」,
Di866 能否及時同步關閉閃光?
有J大跟R大還有寶大等大大的熱心回文,相信這個帖子可以讓更多有意參考di866 二代的潛在消費者,可以多幾分瞭解,因為目前還是沒有遇到其他大大有購買此閃的po文,所以若其他大大有其他問題也歡迎留言。也謝謝幾位大大不吝分享你們的心得。謝謝
前天入手這支
跟板大一樣 我也是D90 初碰閃燈 看板大這篇 很多大大賜教
瞭解了些許阿 不過我到現在還在摸索離機閃= =
機身設定可能要拿書起來溫習了 哈哈哈

elwynn wrote:
不過我不知道離機打出來的是那一種TTL (還是根本不是TTL)? 要怎麼設定成TTL/BL 或是一般的iTTL 呢?
我手上的Di866出國了…希望有人能解答 :)...(恕刪)


即使是SB800/900,離機模式執行的也是"不怎麼smart的TTL"!在(機身或神燈的離機模式)選單中TTL只有一種,所以只能看結果用+/-去調整出力吧

roachc wrote:
所以關鍵點應該在「當鏡頭偵測到足夠閃光後,發出第二道關閉指令閃光時」,
Di866 能否及時同步關閉閃光?...(恕刪)


以我個人的體驗,這部分的實際效果並沒有原廠文宣帶給人們的憧憬那麼美好(像單一閃燈那麼即時/準確的控制);CLS最好用方式還是M(省電、出力足、反應快),能夠不跑去閃燈那邊調整出力,就是最大的方便了

jenhoxen wrote:
即使是SB800/9...(恕刪)


假設相機接上SB900設為master,放另一隻Remote Sb900/SB800/Di866,都設定為TTL;那麼在Master上的TTL-BL 的開啟或關閉會影響整體的打光嗎?還是只能控制到Master 這隻?



roachc wrote:
所以關鍵點應該在「當鏡頭偵測到足夠閃光後,發出第二道關閉指令閃光時」,
Di866 能否及時同步關閉閃光?


我還是覺得CLS 不是用頻閃的方式運作……
「當鏡頭偵測到足夠閃光後,發出第二道關閉指令閃光時」這句話很奇怪。
elwynn wrote:
「當鏡頭偵測到足夠閃光後,發出第二道關閉指令閃光時」這句話很奇怪。

如果您有 D70 以上的 N 家相機,可以做個測試:
打開內閃,
進入 MENU 把內閃設定為 C指令模式,
再將 內置閃光燈 設定為 --(不參與主發光)
A 組跟 B 組隨意(TTL、A、M)

將相機正對著一面玻璃,周圍越暗越好,
最好把光圈縮小,ISO 開最小,
不必離機閃 or 離機閃歪向旁邊,
拍照看看......玻璃有沒有一道微弱的內閃反光?

這就是我說的:第二道用來關閉離機閃的指令閃光,
因快門尚在開啟狀態所以感光了。

PS:
我當年在拍用玻璃保護的國寶級何金龍剪黏時就是碰到這種困擾,
後來解決方法是再去買一條 SC-29 離機閃燈線才拍出下列作品:
僅加字、縮圖,無其它後製,相機也沒有裝 CPL
從第二張到第九張都可以看到圓形的玻璃破碎警報裝置
國寶級何金龍剪黏

elwynn wrote:
我還是覺得CLS 不是用頻閃的方式運作……

我還沒有找到證據,但是推論如下:
RPT 頻閃發光已經是 CLS SB 系列的功能之一,
技術上完全沒問題(副廠則不一定),
如果主閃光採用間隔很近(時間差很短)的頻閃的方式來發光,
那麼,當 TTL 偵測到亮度足夠,要用指令來關閉閃光時,
頻閃是不是更容易瞬間關閉
類似步進馬達 Stepping Motor 能夠在任何位置瞬間停駐一樣。
elwynn wrote:
假設相機接上SB900設為master,放另一隻Remote Sb900/SB800/Di866,都設定為TTL;那麼在Master上的TTL-BL 的開啟或關閉會影響整體的打光嗎?還是只能控制到Master 這隻?

我的過去使用經驗是:
TTL 在偵測光線亮度夠不夠,
是不分主閃、離機閃 or 其它光線(含自然光)的,
光線夠了就下令 OFF,主閃、離機閃一起關掉,
這就牽涉到閃燈位置(補光角度、遠近)的布置技巧囉!
所以,我習慣把補光重要位置設為 TTL,
其它位置用 M 模式,不理想再加減 M 模式即可。
wackyson wrote:
有J大跟R大還有寶大等大大的熱心回文,相信這個帖子可以讓更多有意參考di866 二代的潛在消費者,可以多幾分瞭解,

我有原廠情結,
鏡頭:唯一副廠鏡頭是 T116 F2.8,
閃燈:三支 PE-28S 主要用在 S9600 翻拍時做 M 模式離機閃,
目前閃燈:二支 SB-800、一支 SB-600,笑想 SB-900

所以我所討論的都是原廠閃燈的操作,
副廠的相容度如何?......抱歉!不詳!

roachc wrote:
RPT 頻閃發光已經是 CLS SB 系列的功能之一,
技術上完全沒問題(副廠則不一定),


大哥您忘記了,RPT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力會大幅減少;

如果CLS真的以頻閃方式運作,研究SB900手冊D-18,
20Hz以上,閃燈次數只能從4~24,輸出量是1/2~ 3/16,
這意味著開啟CLS 閃燈輸出功率將會少一半以上?

而且,如果頻閃技術真的完全沒問題的話,
FP 高速同步下,為什麼出力最大只能到一半以下(SB900手冊,F-20)?

在「光影之美 -- 用閃燈拍出好光線」p.17 有對監察預閃這個功能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所謂的監察預閃,指的就是主控閃光燈會做的事:它先預閃一次,或者說先擊發一次,來告訴各個遙控閃光燈也擊發預閃;有了這些預閃的資訊,相機就能知道目前現場有幾支遙控閃光燈,接著它會傳送訊號到每一支遙控閃光燈上頭,告訴它該如何調整曝光值,例如把Group A設為+1、Group B設為-1,而Group C是手動來設定的,所以做全光輸出。
主控閃光燈會讀取這些閃光燈的預閃光線,接著再依序傳送更多的預閃訊號,裡頭包含著曝光設定的資訊。

以上節錄自「光影之美 -- 用閃燈拍出好光線」Joe McNally
就是這段話,讓我一直覺得,CLS是交談式的方式來運行。

這篇文章國外從Nikon論壇討論出來,關於Nikon TTL 倒底是怎麼運作的:
http://nikonclspracticalguide.blogspot.com/2008/02/so-what-really-happens-when-you-use.htm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