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el King for Nikon [開箱文]


壩上大肥羊 wrote:
若瞭解TTL的原理就...(恕刪)


其實 icesysop 說的不無道理喔!!

TTL在主閃的前一個瞬間會先發出小出力"預閃光"來判斷大約是等同"中央重點測光區域"的曝光亮度,
預閃評估後他會計算 "此區亮度、距離、ISO" 來調整出力,當 "距離" 與相機想的不一樣,當然出力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很多閃燈的延長線在說明書,也會提到要注意延長後閃燈的距離與機身對主題的距離問題。
請問各位前輩
(2) Nikon 目前不支援在機身上調整分組(group)的控制 (EX: A Group -1EV、B Group TTL...)。
這個缺點
是否表示也不支援SU-800的控制各組閃燈在TTL的出力調整呢?

另外請問Rock 508n與Pixel King的差異或穩定性差別?

謝謝
人窮命賤

cadalora wrote:
請問各位前輩(2) ...(恕刪)


Q1: Nikon 目前不支援在機身上調整分組(group)的控制是否表示也不支援SU-800的控制各組閃燈在TTL的出力調整呢?

1.獨立使用SU800可以控制各組 TTL ,不過不知道接到king後還能不能正常控制。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得答案)
2. 試過把SB900接在發射器上調成MASTER來控制其他閃燈,SB900會變成全出力,無法TTL,這可能跟SU800+King很像吧。

Q2: 另外請問Rock 508n與Pixel King的差異或穩定性差別? 沒用過Rock508n耶....可能要請人分享囉~

Sam Yu wrote:
Q1: Nikon ...(恕刪)


感覺好想SU800也不能使用TTL分組控制出力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相互討論實機測試看看
人窮命賤

SU800接上KING是沒辦法的

目前唯一有解的就是SU800+Pocket Wizard for NIKON的發射器 TT1+TT5

不過這牌子很貴很貴,讓人買不下手



cadalora wrote:
感覺好想SU800也...(恕刪)
2012-05-15 12:44 #32
icesysop wrote:
假設:TTL 測得曝光值,是機身-主體。但是該訊號傳至 閃光燈的時候,閃光燈-主體的距離,並非等長於機身-主體。...(恕刪)

這個假設完全錯誤,理由在下一篇。


2012-05-16 10:02 #33
壩上大肥羊 wrote:
TTL在主閃的前一個瞬間會先發出小出力預閃光,並以此預閃光來評估主閃需要的出力。所以,除非預閃和主閃時閃燈位置有大幅度改變,並不會有因為閃燈和主體距離以及相機和主體距離不同就造成TTL出力不準。

同理可解釋跳燈的情況:物體到相機的距離不等於閃燈光路(閃燈-->牆壁反射-->物體)...(恕刪)

這個觀念對一半,還有一半不瞭解,理由在下一篇。

2012-05-18 23:02 #41
Sam Yu wrote:
其實 icesysop 說的不無道理喔!!

TTL在主閃的前一個瞬間會先發出小出力"預閃光"來判斷大約是等同"中央重點測光區域"的曝光亮度,
預閃評估後他會計算 "此區亮度、距離、ISO" 來調整出力,當 "距離" 與相機想的不一樣,當然出力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很多閃燈的延長線在說明書,也會提到要注意延長後閃燈的距離與機身對主題的距離問題。...(恕刪)

也是觀念對一半,還有一半不瞭解,理由在下一篇。
2012-05-11 16:52 #11
roachc wrote:
PART 2:CLS 遙控離機閃的操作模式

N 家相機的機頂閃燈(內閃 or 外閃主燈)在做 CLS 遙控離機閃時,
它的動作是這樣的:
在反光鏡彈起之前,先發出第一道控制用的指令閃光,
這道閃光一方面作為閃燈測光(TTL),
一方面夾帶著紅外線調變控制訊號,用以傳送機身設定值給閃燈,
此時因為反光鏡尚未彈起,在觀景窗中仍然看得到這道閃光,
但因快門還沒開啟,不影響拍照,相片中看不到。...(恕刪)

問題:離機閃到底怎樣測光?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
經過一連串假設及實驗驗證,
終於真相大白,
上文內容重新修正如下述(紅字為增加部分):
------------------------------------

在反光鏡彈起之前,先發出第一道控制用的指令閃光,
這道閃光一方面作為閃燈測光(TTL),
一方面夾帶著紅外線調變控制訊號,用以傳送機身設定值給閃燈,
如果 Group A & Group B 有設定為TTL,
這時 Group A & Group B 會隨即順序發出個別的「測光用預閃」,
傳回來給鏡頭(TTL 就是經過鏡頭測光的意思),
鏡頭收到這三道測光用預閃的反光(機頂、Group A、Group B)後,
立即根據內定比值計算出 Group A & Group B 所需的強度,
此時因為反光鏡尚未彈起,在觀景窗中仍然看得到這「三道預閃」,
就是機頂、Group A、Group B 這三道預閃,

但因快門還沒開啟,不影響拍照,相片中看不到。
------------------------------------

目前這段敘述僅剩下一個謎團未解,
就是收到 Group A & Group B 預閃的測光並計算後,
理應再送出第二次的控制發光強度用的紅外線指令,
這「第二次紅外線指令」是隨即發出?
或者在第二道同步啟動的指令閃光之前才送出?

繼續努力思考假設及實驗驗證。
roachc wrote:
如果 Group A & Group B 有設定為TTL,
這時 Group A & Group B 會隨即順序發出個別的「測光用預閃」,
傳回來給鏡頭(TTL 就是經過鏡頭測光的意思),
鏡頭收到這三道測光用預閃的反光(機頂、Group A、Group B)後,
立即根據內定比值計算出 Group A & Group B 所需的強度,
此時因為反光鏡尚未彈起,在觀景窗中仍然看得到這「三道預閃」,
就是機頂、Group A、Group B 這三道預閃,

驗證方法:
相機設定成遙控離機閃,打開內閃,
離機閃燈先設定為 Group A TTL,
再設定為 Group B TTL,
分別試驗,
若有兩支外閃則可同時測試 Group A TTL & Group B TTL,

閃光燈頭正對著相機鏡頭,
就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Group A & Group B 所發出的測光用預閃」

liuer299 wrote:
SU800接上KIN...(恕刪)

謝謝您的說明
小弟覺得Pocket Wizard for NIKON
買不起所以考慮看看 PIXEL KING
感謝
人窮命賤

roachc wrote:
驗證方法:相機設定成...(恕刪)


roachc兄說的真是詳細,但是如果不是以純 Nikon CLS 來控制所有的離閃,
很多因素會迫使這些純 CLS 控制的改變,是吧!?
所以我提到的距離誤判的問題會存在於使用KING或是閃燈延長線的時候。
話說回來,這些誤判、差異....真要是這麼計較,我想使用者應該會比較偏向使用M模式來操控閃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