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元D700與10萬大洋D800E之抉擇

用d4 .... 然後進d800e, 都感覺很驚艷了!!!

註(之前我有過 d700 d7000)
poppinpony wrote:
高畫素相機出現摩爾文...(恕刪)


您的觀念是不太對!
DSLR 與莫爾條紋

可以說是感光元件解析度無法解析高頻高解析訊號產生MOIRE pattern,因此也同時產生LPF來過濾掉這些高解析訊號。
因此,LPF作用越弱些,過濾較少,影像就會較為銳利,但MOIRE較高機會。

而當畫素提高,感光元件可以解析更高解析鏡頭訊號,因此,本身就不需要向低畫素那樣強LPF過濾作用。
也是在這樣原因之下,才會推出D800E,因為這時候OLPF作用本來就小許多。




asklin wrote:
另外一件事情讓我覺得最納悶的
d4 d800e在新加坡到處櫥窗都有現貨價錢還比台灣低
奇怪咧台灣到處缺貨又賣這樣貴是怎樣
國祥是故意的嗎
這真是有點古怪咧


我還是覺得是因為台灣隸屬香港配貨的關係,新加坡進口商和香港公司是同位階的吧!
diffusionless wrote:
您的觀念是不太對!D...(恕刪)


我想您誤會了!

我說的d800e是指相對d700來說

並不是說d800e和d800

摩爾紋其實跟光學大有相關.所以小的我也又稍微小小研究一下
------------------------------------------------
摩爾紋簡單說就是干涉條紋的一種波紋疊加

同性波段光子進入感光粒子時.

因為感光粒子尺度和光波波頻駐波相似關係造成類似聲子共振情形(您所謂高頻訊號)

而造成感光粒子辨色錯誤形成像水波狀的紋路

雖說低畫素也有機會出現.但在高畫素的機會會相對來的高

因為能接收共振波段比低畫素來的寬.所以Low Pass Filter才來的重要
--------------------------------------------------
當然這是以比較理工方面的說法

但是不是隨便胡謅誤導人的喔.只是您有點小誤會我的意思了

因為知道您在這塊也依直都有深入研究.所以也不方便回嘴之類.

但真的沒有要誤導人的意思喔



poppinpony wrote:
我想您誤會了!我說的...(恕刪)


不好意思,您也許要再去查一下資料,您所說的摩爾紋原因不盡正確。

摩爾紋和光的干涉原理很類似,但成因完全不一樣。感光元件並沒有光柵產生的繞射紋。

摩爾紋完全是因為感光元件像素排列方式造成的,因為間隔排列的像素,在微觀的尺度下造成規律性的不均衡,當條紋影像的間隔接近像素排列的規律間隔時,就會產生摩爾紋。這部分的細節說明很容易查到。

當畫素提高後,透過鏡頭的條紋影像接近像素間距的機會變得很少,就不太會有摩爾紋的問題。換句話說,當鏡頭解像力接近極限時,造成影像模糊的情形幾乎就像低通濾鏡的功能,何須再加額外的濾鏡。所以...用爛鏡頭比較不會有摩爾紋的困擾!?

而像SIGMA用的Foven X3感光元件,因為各色分層,像素是平均地排列分布,就不會產生摩爾紋的問題。
這位大哥,摩爾紋現象在印刷輸出錯網時也會出現。如2sc大所言,在數位相機發生的主因是感光元件像素規律排列使然,您的研究可能需要再多深入一點…

poppinpony wrote:
我想您誤會了!我說的...(恕刪)
artchango wrote:
這位大哥,摩爾紋現象在印刷輸出錯網時也會出現。如2sc大所言,在數位相機發生的主因是感光元件像素規律排列使然,您的研究可能需要再多深入一點…
(恕刪)


看半天總算有人說到重點了....
以前到輸出中心拿底片回來
就常常在沒事在辦公室玩"網花"...

關於數位相機的摩爾紋這裡有比較白話的圖文解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1004/16/11821_222203.shtml
有興趣的人請自行前往查看

高頻解析,波段光子這類術語對我來說太深奧了...
確實這個摩爾文的問題也是我大概快17-18年前在輸出中心就常常遇到的
當時的照片都是底片機經過掃描之後來使用
電風扇啦冷氣口這類直條紋的東西最容易發生
可以說是機率百分之百
出網片的時候得設定改成一種特殊的網點角度才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非商業用途其實這種東西還好啦
如果商業用途拍到衣服類的東西一張一張修
我覺得會很吐血才對
感謝樓上大大各位更詳盡說明,也把我部分

疑惑給解開,也難怪用實驗室那套解釋會

有一些問題,至少讓我有更深一步了解光干涉的

摩爾與相機作知識連接,真是受教了

也感謝提出疑問的大大讓有此機會釐清摩

爾的原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