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b54385 wrote:
真是感動阿....有...(恕刪)
拍燭光,有點難度了...^^
我會分成兩種分式來看
1.背景全黑下,單拍燭光:盡量以燭光做主體,也以燭光做為測光點,約ISO400,F4,1/125,不開閃燈
這樣拍下來,燭火很清楚,但是背景幾乎全黑,就盡量去除背景,僅拍手拿燭光是半身拿燭光
2.背景有光,以燭光為主體,這時設定上跟上面差不多,但是會讓燭光與背景的光源照射部份拉開距離
直上跳燈,讓燭光這邊有閃燈補光,背景則是吃到現場的光源,這樣主體會明確的跳出來

如果是要燈光微弱,要吃大景,又不要開閃燈,那就只好F1.4開下去,ISO拉到1600或3200,一定夠力
只是我沒這樣做過....^^
攝影是瞬間生命的延伸 ..http://www.wretch.cc/blog/topman99
ChangWei1978 wrote:
中央重點測光 不是只...(恕刪)
我很不相信除了中間點以為的對焦點,除了以前底片慣用以來的習慣外,我發現其它點的對焦並不太好(C,N,P各家都一樣)
所以我都是有我自己的構圖拍攝方式:
先構好圖-->移動相機對焦(中間點)-->半按快門-->移回原構圖-->按下快門
大概是我很習慣這樣了,所以這樣的動作不用0.5秒可以完成
M模式或是A模式,都有各自的好用處,也沒說哪個好,我是兩個都會用,但大多會是以A模式為主
除非場地的高光與低光兩區差別不大,或是場地小,閃燈可以涵蓋拍攝的全區時,我才會用M,
不然高光區是很容易過曝的(像是投射燈打在主體時)
閃燈用TTL的好處是,它是以對焦那著主體來輸出正確的光量
不管你的背景測光是多高或是多低,它就是自動補到主體足夠為止(當然也有不夠力之時,SB-800會告知不足多少)
跟A或M都無關了.....但是如果用M模式,而主體又位於高光區,那就會曝到爆了...
所以我遇到高反差時,會以A Mode來測...

三種測光,各有不同的使用效果:
1.平均測光:這時沒有特別的主體,以拍全景為主,不管你照片中的主體是要定在哪裡,曝光值是以全部的影像來看的,適合用來拍風景或是餐廳全景
2.重點測光:以主體為主要測光體,主體正確,週遭的背景光只會有一些影響
3.點測光:完全以主體為曝光,不管週圍環境光度,遇到高反差主體與背景時,背景不是黑就是白,且測光點的位置要看的很準,不然也是會測錯光的
攝影是瞬間生命的延伸 ..http://www.wretch.cc/blog/topman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