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都出EVIL全片幅感光元件相機!NIKON跟CANON差不多也要跟進了吧


GTAW777 wrote:
$家賠不是消費者賠,...(恕刪)


2年前的半透明反光鏡DSLT在01這兒一樣是被神話, 也不過2年, 現在呢?
SONY為了市場一直在改變
真要創新, 早該在買下美樂達時就改接口了

ruby6436 wrote:
2年前的半透明反光鏡...(恕刪)
真要創新, 早該在買下美樂達時就改接口了


呵~扯到改卡口去了,卡口長怎樣跟創新有關聯嗎??
你劈錯人了,我是原N家FM2用戶被N家的數位機身測光階級制度給逼進轉接黨的,
我也不滿$家的組裝質感啊,
但是$家的微單針對N家AI鏡轉接,測光功能給得很乾脆,搞轉接還天殺的強過Canon,
外加又LiveView又放大對焦的,
相對於老FM2的裂像屏在弱光下使用AI鏡,裂像圓圈黑一半,
記得第一次用NEX玩AI鏡簡直感動到淚流滿面,
這叫我這AI鏡消費者怎麼回得去Nikon的OVF?
即便想回去還要上DXXX等級以上機身才有吾皇N家賞一個測光連動?

Nikon好創新啊!!Nikon好賺錢啊!!
好險有完整引言,不然他這樣改標題就是我被婊死

公司賺不賺錢對消費者來說並非那麼重要,
但是NC兩家市佔率第一,
代表的有很大的機會是,他們的產品符合多數人的需求,
擠牙膏又如何? 一台相機少說用個2-3年以上,
我的DP2X剛出時就買,現在還在用。
窮苦人 wrote:
好險有完整引言,不然...(恕刪)


以前底片相機一台用個10年很常見,
我買PS3從第一代到最後一代有什麼變化?
賣不動了就趕緊推PS4, 問題是PS4也吸引不了我
我買的2款SONY錄音筆好幾年也沒看改款

各家一直更新機種就是為了創造消費者需求買新機,
但對多數消費者而言早就夠了, 很多人都超買了,
小弟防潮箱還躺10台數位單眼呢,
所以今年的相機各家都賣不太動衰退了

以未改接口的NIKON而言,
到2001年共賣3000萬鏡頭,
過了6年到2007年累積到4000萬隻鏡頭,
又過了6年到2013年就倍數累積到8000萬隻鏡頭,
已經是超賣了, 未來要一直靠出新鏡頭來維持成長應該很困難

ruby6436 wrote:
常看新聞就知道了!日...(恕刪)


Sony 相機部門有賺呀。

我沒有花很多時間研究,但是 2012 財報上,
相機部門是賺錢的。只是電器部門還有電視和音響這個賠錢坑,
相機賺的遠不夠電視賠的。

而電視賠,不是只有 Sony 在賠,全世界大廠的電視部門都在賠錢...

索尼財報的美與醜:賣固定資產實現盈利 消費電子仍虧

「....2012年,索尼遊戲和相機部門運營利潤分別為17億日元(約1800萬美元)和14億日元(約1500萬美元),而電視和音響部門虧損了843億日元(約8.97億美元)...」


而在 2013 第二季:
「...在攝像機、隨身機需求減少後,相機總銷量減少了 6.9%,整個影像部門的虧損額達到了 2,400 萬美元。不過與此同時,電視銷量卻實現了增長,雖說上季仍有 1.23 億美元的虧損,但重組、開支下降等舉措還是讓人看到了積極的訊號。至於影像感光元件和組件業務則一如既往地賺錢,當季營運收入達到了 1.22 億美元。」


用的字彙卻很模糊。一下子說相機總量減少,一下子說影像部門賠錢....
到底影像部門裡有多少部門?
相機消量減少是少到了賠錢的地步、亦或是仍有獲利?
還請有研究的幫忙解釋一下。


如果整個相機部門虧損是 $2.4 M....
那老實說,這算打平吧.... 整個相機部門營運的資本,後面還要加幾個零才行。
-= 散仙 =-
GTAW777 wrote:
呵~扯到改卡口去了,...(恕刪)


轉接黨還真是英明神武啊.....以後是要"文成武德,一統江湖"嗎??
那請別忘了在這之前"一定要做"的事啊!(書的第一頁就有說怎麼做)

如果轉接這麼厲害,那2014年的世足賽、2016年甚至是2020年的奧運,
我們應該可以期待看到新聞記者們拿著你們口中的神機轉接上CN兩家的
鏡頭大拍特拍哦!!希望當時SONY也可以像當年Canon的鏡頭群廣告海報
那樣以體育場的記者席上到處都充滿了橘色接環來宣揚自己天下無敵啊!
還是說你認為只要賺觀眾席的使用者上的錢就好了?未免太沒志氣了吧??

用FM2居然不知道有E型對焦屏與B型對焦屏嗎?說明書讀了沒?

用K型對焦屏也不知道當裂像對焦不方便時可以參考其中外環的明亮區來
幫助對焦補正的嗎?

真的只有一句話:"沒內才擱嫌機絲歹".....

Canon是為了搞轉接才把EOS接環做成法蘭距比Nikon短嗎?Canon連自家
的FD接環都不Care哪會在意Nikon啊!(FD接環的法蘭距比EOS接環更短)
你們轉接黨只能接別人的鏡頭還沾沾自喜自以為什麼都可以玩,請問一下
你們自己家的鏡頭連Linemap都七零八落的不擔心嗎??真的要預言OVF的
未來先去預言你們自家α接環的系統吧!!在CN倒下之前市佔率更低的α接環
其情況應該更值得關注吧!!

在1985年MINOLTA推出自動對焦α接環的α7000與α9000,僅僅在一年之後
就從相機市場中不到10%的市佔率直接飛到超過20%,當時被稱做"α震憾"。
先人是這樣英明,繼承了這個偉大遺產的α使用者,今天居然只靠著轉接環
就志得意滿,你們還真是對得起那個漂亮的白色α字啊.....
cchangg wrote:
Sony 相機部門有...(恕刪)


1. 2012 Sony 的盈餘來自處分資產,如同第四季htc 處分beats

2. 賣感光原件有賺,但金額離N/C 賺的有差距,不是先前某網友所說,
而且數位相機sony 的感光原件會愈來愈少, 因為會做感光原件的公司愈來愈多,
消費DC 的量這幾年大幅減少, 單眼方面賣第2多的nikon 也大部轉買東芝的感光原件
3. 賣感光原件營收是否歸在影像部門我不清楚, 但影像部門或全部部門利潤在我印象中從
Sony 買 Minolta 後就沒賺錢過, 除了去年有處分資產

KABUKI-10 wrote:
以後是要"文成武德,一統江湖"嗎??
那請別忘了在這之前"一定要做"的事啊!(書的第一頁就有說怎麼做)...(恕刪)

喔~忘了這是N家的版...閣下連我的發文都沒看清楚,回一些BlaBla的,還教訓別人說明書要看???對焦屏要怎樣用??還把我貼成Alpha迷?
很抱歉!!哪家好用用哪家才是轉接黨的宗旨,微單都直接LV放大了,誰還跟你對焦屏拼眼力???你確定DSLR上的對焦屏組裝精度是百分之百精準的嗎?閣下要不要檢查看看你自己的????...
"文成武德,一統江湖"??這才是NC兩家常犯的毛病吧??呵呵~~
轉接黨人少,而且一路走來沒少過AF眾背地裡指指點點,講難聽一點有差你一個嗎??
怎麼轉接黨點中Nikon的罩門死穴竟會引起您的震怒??馬上抬出偉大的本家頂級機身AF鏡群出來護駕??
對不起!我是玩手動定焦的,AF真是提不起勁,$ony要出的鏡頭群我大概只會弄FE 55那一顆,因為拿來幹活確實不錯,其餘扯到甚麼LineMap,真讓我打哈欠啊...
講起法蘭距,今天如果N家大F架構初始的法蘭距若是訂在44mm,接下來幾十年的發展C家絕對不會白撿一堆轉接用戶,不要說44mm,哪怕是只縮成45.5mm,N家的機子也絕對會比現在好賣很多,不過現在沒差了,NEX架構才18mm,連L39都吃了...不過N家還是有安慰獎啦,好險還玩得到DKL和R頭,不然真是改鏡改到瘋掉.....
其實對於N家用戶長久以來能忍受本家訂價與開發策略的顢頇,我應該表示崇敬與同情的...
至於$家還是Konica/Minolta的存亡,那不關我的事啊,白色α怎樣怎樣的,關我甚麼事?哪家好用用哪家,
要不N家也開出一台比A7/R還屌而且測光無障礙的機子,真有那麼一天,我很樂意帶槍投靠啊....
真的要高速AF追焦,去租就好,不用買...

ruby6436 wrote:
1. 2012 Sony 的盈餘來自處分資產,如同第四季htc 處分beats...(恕刪)


文章中指出, Sony 賣的資產是化學部門和幾棟紐約和東京的不動產大樓。
如果這些是屬於相機部門,那才能證明相機部門的盈餘來自賣資產。

Nikon 轉變訂單廠商,這個感光元件部門是否在相機部門之下?
或者這帳是列在半導體部門那邊?
而半導體部門是相機部門旗下,或是 Sony 消費電子產品部門旗下?
或者是自己獨立部門?
(常跟同行對手合作的部門,很少不單獨切割。否則會有很多智財權告不完的鳥事)

請指點哪邊可以查到,謝謝。
-= 散仙 =-

GTAW777 wrote:
但是$家的微單針對N家AI鏡轉接,測光功能給得很乾脆,搞轉接還天殺的強過Canon,
外加又LiveView又放大對焦的,
相對於老FM2的裂像屏在弱光下使用AI鏡,裂像圓圈黑一半,
記得第一次用NEX玩AI鏡簡直感動到淚流滿面,
這叫我這AI鏡消費者怎麼回得去Nikon的OVF?
即便想回去還要上DXXX等級以上機身才有吾皇N家賞一個測光連動?
,...(恕刪)

本OVF設計上就是如此,對於NIKON卡口的鏡頭因為<自動光圈>,所以才需要一個對應機構。
像NIKON機身假設使用非NIKON卡口鏡頭,反而就沒有這個問題,甚至使用LV時候可以支援點測光連動,而OVF反而不行只有中央能點測。


那些入門機種的OVF要拿來做手動鏡使用,往往是焦段與對焦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對於OVF是直接光學,所以沒有更大觀景窗的手動對焦,真的能好用多少?


講更白一點,若真的是忠實老用戶,上面一點中階機就有支援測光連動。
實際上,假設您需要手動對焦支援來說,EVF可以提供更多空間。
所以真的想玩那些手動鏡來說,要麻上這些無反系統使用EVF,LCD比較容易受到光線影響,要麻就是上FF機身有足夠明亮的大觀景窗。






就個人觀點,又不是簽下賣身契或什麼,選擇自己最好決定是正常,個人手上大半也是非NIKON鏡頭,大半舊鏡頭也都賣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