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7 跟 Z6 還有 Canon R 的選擇

為何要用甚麼 DXOMark / DPReview 的數據
也不去拿上手試一會兒?

不知道這 4 頁的回覆中有多少人真的試用過 Z7
自已擁有 D850
也試了 1.5 小時的 Z7
單看數據是看不出 Z7 的強勁,就如 Z7 CIPA Standard 下只能拍三百多張一樣
拿上手,試 1.5 小時,還有 80% 的電量, 592 張 RAW,拍了 8 套 1 分鐘的 Video

有沒有試 S Line 的鏡頭?
和 Z7 一起的對焦、照片的質素等等都是能夠甚至打倒 D850 的
打開 Auto-area AF 玩玩吧
你就知道擁有 D850 的人也會心動

當然,如果樓主連試相機的時間也沒有
那麼,買任何一部相機也沒有問題,順道建議,iPhone 在外國也有後多知名攝影師用它來拍照
可以考慮 iPhone 唷
反正,不拍照也能打電話
widther wrote:
Z環出來之前,佳能EF...(恕刪)


唉,是的,無法自製Cmos很悲慘沒錯啦。。。

然而,再看看手機業吧,Sony電子很強吧?
然而他甚麼時候算到五名以內了?

一再強調Cmos的生產能力,然而真到到達市場的產品,Sony除了PS4,還有多少產品是可以稱得上是強者?
無意沖撞,但一再拿Cmos自產的能力來說事,並不代表成品的市場佔有率,對吧?

與其要說別家那樣這樣不好,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去拍照,看看自己S家有甚麼讓自己滿意的,然後再誠意推薦給別人吧。。
你說不是嗎?

說真的,Z7在我手上六十小時以上,以我一貫『拍照的習慣』去玩,我覺得Z7除了那可憐的Buffer,我就是滿意啊,泥坑相機除了高階單反D850和D5,就是Z7最好啊。。
也許你會說我要求低,對的,我的要求很低的,就是『只要滿足自己對拍照的要求』就可以了——我至少每年都拍攝30000張照片,今天我又不經不覺的拍了1300多張照片,上個月我加上Z7的5500張照片,單月已經突破了12000多張照片(加上用Sony卡片機拍的。)。。

敢問在這里邊說得頭頭是道的大俠們,你們過去一年拍了多少張照片?

我們買相機的,不就是要拍照嗎?
誰好誰家不好,拿上手去多拍照,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既然這是泥坑家,我當然發泥坑照了。。
才在12小時前拍的爛圖兩枚。。

PS。今天帶朋友去拍飛機,遇到同場大約有12個人,5個是拿著泥坑單反的,6個是拿著佳能單反的,一個拿著長炮卡片機,另外一個,真的拿著A7系列+轉接環+Sigma 150-600鏡頭。
(這是我眼見的,單反多不好啊,C/N太差了,可拍照現場卻有一定說服力吧?)






Love my Poki wrote:
各位先進,其實是小...(恕刪)


你主要拍攝的是什麼?光是夜景 手持的高iso ,可接受的範圍每台相機就差很大了,加上個人接受

那更是沒完沒了,再來是有沒有追焦 連拍需求,這個又分成不同相機取向了

不是説相機辦不到各種領域,而是有專門領域的相機,比較容易達到目標,容錯也比較高

以個人觀點來說,相機性能的差異可以後天的操作經驗來克服,但是原本的發色就是那樣了

除非你修圖技巧高超,可以把A牌修成B牌的發色,就另當別論了....有實機可以操作的話,帶記憶卡去拍

再比較看看那個發色你喜歡再決定

另外.....最近各版只要出新相機,然後某牌的用戶?努力發文然後就會變成某牌的版一樣.....不知各位有沒有發覺?

妳很迷人但我得回家 wrote:
個人認為NIKON...(恕刪)


Z7 是 Nikon FF 第一台無反,優不優試過才知,
拿給打鳥的人當然不優
拿給我這種平民,拍照方面,當然也不一定有比 D850 優
但是攝影方面,卻比 D850 優多了

Sony 其實是吃了 Canon 的豆腐,
為什麼 Nikon 的法蘭距那麼短?
為什麼 Canon R 帳面功能那麼爛,本家的人討論度卻還是那麼高?

我這種小咖,買東西不喜轉接(除非轉接相當的順,跟原本的沒有差異,甚至更好)
要不然只要有一點不順手,還是寧願放棄
所以就有很多系統在使用 M4/3 APSC FF

Nikon 的感光原件真的不用 S家操心,還是會用你們的改良版
Nikon 不會像 Fujifilm XT3 一樣,跳到 3星去的
跳完後,整台機子性能跟飛天一樣,攝影方面更令人驚豔

Sony 還能吃別家豆腐多久?

Nikon 24-70 2.8E 十年磨一劍
Nikon 24-70 4 SLine 就已經快趕過它了
雖然新鏡少了特色美,但就像韓國美女,個個都美…
價錢卻是少了很多

若讓我來考慮,當然還是 Z7
若不急,過個二年來買,每台都是旗艦機…
但鏡頭,就不一定了。
物理限制技術,這是從來不變的,除非有新材質的發明
(這才是真正黑科技,只在電子技術的提升,終究會被超越)
一直只是説Sony,怎麼EOS R給無視了?
雖然機身功能不怎麼樣,但R鏡可利害啊,很期待28-70/2在實戰時可以怎樣發揮。
cwmmike wrote:
一直只是説Sony,...(恕刪)


哈哈⋯⋯我才想說canon要哭哭了,怎麼都沒人提

Nikon人也不用那麼敏感嘛,有人提S的優點就馬上跳起來,有點強國玻璃心的感覺
如果不會買到300 F2.8這種等級的鏡頭,CNS其實那一家都可以,

大三元、小三元,高速人像鏡,主流鏡頭幾乎大家都有,機身性能就看個人的喜好。

沉默不代表它爛 wrote:
Nikon 的感光原件真的不用 S家操心,還是會用你們的改良版
Nikon 不會像 Fujifilm XT3 一樣,跳到 3星去的
跳完後,整台機子性能跟飛天一樣,攝影方面更令人驚豔

Sony 還能吃別家豆腐多久?


有看DPR嗎?
Z7有固定雜訊條紋,暗部看得出來。D850跟A7R3都沒有,何謂"改良"?
https://www.dpreview.com/reviews/nikon-z7-first-impressions-review/7
常說ISO64是改良:
1. ISO64只是一種拿高感換的trade-off,是design decision,不是改良。
2. 實測ISO64感度只比ISO100低1/3EV,不是字面上的2/3EV
https://www.dxomark.com/Cameras/Compare/Side-by-side/Sony-A7R-III-versus-Nikon-D850___1187_1177


fuji親口承認XT3的sensor不是來自samsung的,是來自一直合作的供應商。
https://www.fujirumors.com/no-samsung-sensor-in-fujifilm-x-t3-says-fujifilm-manager-still-sony/


品牌有喜好,可以理解,但不要為支持喜好而無視現實好不好?
雖說這是01的特色
airport724 wrote:



有看DPR嗎?...(恕刪)

 品牌有喜好可以理解

但人家問AB一堆人跑來推C也是蠻奇怪的
本人手上有z7
我當初會選擇的幾點你參考看看
1.手上有nikon鏡頭,索尼家不是不好只是我跳過去機身+鏡頭會多花10萬多,所以我就買這台機身
2.實際拿到z7你會理解最短法蘭距對於機身的輕薄導致只有單卡的影響是真的,確實沒有足夠的長度與厚度可以讓出雙卡SD
3.我還是看好55MM大口徑與最短法蘭距的嘗試,而Z鏡頭的光學素質影響成像才有辦法和D850比較.
4.我的電腦已經可以開啟RAW了PHOTOSHOP 我前幾天嘗試不行,最近到官網下載竟然可以了.
5.操控手感真的沒話說,本人手掌很大,中指到掌跟手腕是21CM.
6.ISO、光圈、快門都可以不進入畫面靠手指轉動調整好,因此,我看對岸論壇有一說:Z7雖然貴但確實是一台會讓人移情別戀的相機,還有,相機操作還是NIKON處理得好,就是價格貴.
7.Z7一張RAW檔是60MB,XQD讀寫無礙.
8.A7RIII當初發布是99800左右中國製,Z7是105000左右日本製,加上機頂資訊窗,很好的景觀窗,我覺得貴7000也沒有不合理,大家要比較應該是等他是否會像索尼一樣降價的時間或是幅度在說他坑人與否.
9.但現在買Z7騰龍鏡頭會有不支援的情況,要小心,索尼不會有這問題.
10.Z鏡頭都還沒完整買機身會有點尷尬,我是很期待沒有禿眼的14-30.
11.我前一台是D750現在放到相同相機袋,重量差不多但體積小很多.可能是D750是碳纖維+鋁鎂合金比較輕,Z7是全鋁鎂合金(但是抗候性我相信比D750好很多).
12.USB TYPE C 可以充電(關機狀態),我是打算買小米行動電源10000 QC3.0 7200實際電容量搭2顆原廠電池(原廠加購一顆+機身一個)整體會比買多買三個電池輕(之後電池應該也會缺貨)
13.A7RIII好,不想嘗試N&C的新卡口威力與期待這能力,我覺得選索尼家也沒關係,但是卡口通常不易改變,就看自己是否對於新科技有信仰了.
14.Z7的觸控屏很好用,也有峰值對焦,這的確是索尼目前還缺少(索尼有峰值對焦),但索尼連消息都還沒有的下一代可能會有改進吧.

目前想到是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