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公佈D3S與70-200mm/F2.8 II發售日和超高感樣片

不曉得有沒有人

這個時候會購入小黑五(新品)呢?
爬山的阿光 大大:

個人說解析力會影響模糊圓可不是隨口說說,這個可以參閱攝影物理或鏡頭設計書籍!

以前模糊圓決定是用照片大小與觀賞距離而來,主要是肉眼分辨點能力的臨界值,LEICA建議用1/30mm為最大可接受模糊圓直徑。
國際標準則是把模糊圓直徑定義:底片對角線長度/1000=~0.04mm,而二戰後技術突破成長Carl zeiss把COC(Circle of confusion)=感光元件對角線長度/1500=0.029較為一般流傳所接受,KODAK則是把下面用1750取代,一般來說解像力越高其所儲的值也越大,相對模糊圓越小。






PS:
一般人肉眼近距離分辨力大概是0.1mm左右,所以洗照片或輸出時候DPI數一般為約250DPI(25.4/250=~0.1)

diffusionless wrote:
個人說解析力會影響模糊圓可不是隨口說說,這個可以參閱攝影物理或鏡頭設計書籍!

以前模糊圓決定是用照片大小與觀賞距離而來,主要是肉眼分辨點能力的臨界值,LEICA建議用1/30mm為最大可接受模糊圓直徑。
國際標準則是把模糊圓直徑定義:底片對角線長度/1000=~0.04mm,而二戰後技術突破成長Carl zeiss把COC(Circle of confusion)=感光元件對角線長度/1500=0.029較為一般流傳所接受,KODAK則是把下面用1750取代,一般來說解像力越高其所儲的值也越大,相對模糊圓越小。






PS:
一般人肉眼近距離分辨力大概是0.1mm左右,所以洗照片或輸出時候DPI數一般為約250DPI(25.4/250=~0.1)


您的說法,是對的。這段我我有看過(在冼老師的書中有看到(E-77))。

我之前的發言只是想到冼老師書中的e13.2那一節,忘了後半部。

所以

先前的發言,如果有所冒犯,還請您多多願諒


ps:已在原發言樓層補充說明。
平安、健康最重要
Randolph wrote:
ED鏡片並不是萬靈丹
Nikon 掛ED的地雷鏡並不是沒有...(恕刪)

的確...
搞到這麼多片ED,還讓人挺擔心的...
不知到是不是為了讓各焦段畫質穩定而設計的
因為小黑五某幾個焦段還滿軟的...
依稀記得民國七十二年剛開始玩攝影時 全新小黑一(?)博愛路(水貨?)開價一萬八就已經覺得很高貴了
我那時用的FT2高攀不上 就此錯過一代小黑身影
沒想到現在小黑六開價八萬?
哇勒
能不能出一個光圈F4的小小黑 賣當年小黑一的價錢就好 我不介意光圈比小黑一小一級說
現在還在用骨董相機拍照
實在很難肖想買小黑六來用 哀...

chai283 wrote:
依稀記得民國七十二年剛開始玩攝影時 全新小黑一(?)博愛路(水貨?)開價一萬八就已經覺得很高貴了


chai283大大:

稱您前輩應不為過。

那時候1萬八也是大數目字呀。

我記得那時候台北縣一間五層樓公寓也不過50~60萬也。

平安、健康最重要
鏡頭的性能跟UD、ED或螢石...等鏡片無絕對關系,完全視設計者的功力和製造精度而定。厲害的人鏡片設計的少就可以達到高畫質,比較差的只能用更多鏡片來做修正。
Billingham wrote:
自7月30日...(恕刪)

價格已經公佈了,期待版大的作品及開箱文~~~
chai283 wrote:
依稀記得民國七十二年...(恕刪)



民國7X年 記得一碗麵才5元
一棟透天房才100萬出頭
跟現在的比值真的不能比阿

那時候的一萬八 算一算也不少唷
用情(攝)的角度去窺視光(影)的世界http://album.blog.yam.com/realsky28
realsky28 wrote:
民國7X年 記得一碗...(恕刪)


說到這個

最近剛好在隔壁leica版有看到

約莫民國4x年的時候,買leica可以買到兩萬元

民國4x年的兩萬元好像可以直接買房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