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同一顆鏡頭
相機距離被攝物的距離是一樣的
拍完後
把FF照片中間裁出跟APSC一樣的構圖
那這兩張還會有立體感的差別嗎?
recompress wrote:
DX格式鏡縮短1.5倍焦距來拍攝
其鏡頭光學能力改變的是構圖相仿外
DX格式的感光元件就是比全片幅抓取視覺資訊來得少
就像同樣站在6m距離看屋的大小眼差異
小眼者使用光學鏡片改變視窗獲得同大眼者一樣構圖
中間有焦距折算後的深景深問題
...(恕刪)


先感謝jian_z1401大大的比較圖片,以及recompress大大的解說.

"DX格式的感光元件就是比全片幅抓取視覺資訊來得少", 如果小眼者感光細胞比大眼者感光細胞精密且多的時候呢?

是否這句話的定律依舊不變?

小弟決不是筆戰,只是想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找到真正屬於自己想要的相機, D3X畫素夠,但連拍捕捉動態能力似乎不足,其他FF機感覺畫素停留在12M.

難不成又要另起爐灶轉到C家?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bert78/

jian_z1401 wrote:
也不能說退是重點!!...(恕刪)


只能說" 讚 " 我懂了.

接觸攝影的這兩個月的時間,小弟曾把相機拿來追焦機車,體會到光圈控制來讓整台車頭尾都清楚,快門控制讓車表現出立體感,相機和鏡頭的對焦要快,才能減少失誤....接著開始拍鳥,也把拍鳥的設備拿來拍人,感覺到用大光圈拍人像差異,我喜歡這個感覺,接著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和體會.

但是在這過程中我感覺並不想替D7000添購廣角端的鏡頭,反而在尋找一台FF來完成我廣角端的學習.

http://www.flickr.com/photos/elbert78/

靈光 wrote:
第一次聽到壓縮感跟實...(恕刪)


同一鏡用在FX上面與DX上不同的地方是取景變廣

沒有所謂"景深變淺"或"畫質變銳"的優點

景深公式裡並沒有片幅size,會覺得變淺只是因為你要"同視角"的構圖才有的差別 (取景距近)

至於畫質變銳,這應該只跟sensor的畫素有關,確實D700 or D3s這類只有12mp的FX會讓人有畫質變銳的錯覺

但用在D3x上..銳就可能變成糊了
Elbert78 wrote:
"DX格式的感光元件就是比全片幅抓取視覺資訊來得少", 如果小眼者感光細胞比大眼者感光細胞精密且多的時候呢?


視覺資訊? 影像資訊在sensor上的多寡是取決於畫素數量,不是片幅大小,D7000拍的資訊一定比D700多

非常多人把DX看成是FX的裁切,是相當不正確的思考,特別是現在的D700 or D3s裁成DX,連七年前的D70畫素6mp都比它們高


doremicheng wrote:
以前的攝影書籍並沒提到通透感...(恕刪)

其實也不算沒有...
Contax 所出的 Only Zeiss :

透明感

色再現

明暗

逆光

階調

散景


but... 我還沒領悟...
如果說 DSLR因為片幅大,與DC的差別是散景

那FF 與APS的最明顯差別就是廣角的散景

28mm F2.8 @FF


同構圖下 18mm F2.8 @APS 因為實焦長較短,所以散景明顯會不如FF

甚麼"空氣感","通透感","立體感"...小弟沒領悟到,只感受的廣角的"錢井深"罷了 :-)

jacky3346 wrote:
很簡單 眼見為憑 使...(恕刪)


小弟第一次用的時候也深深發現到… 那個光看觀窗景就有立體的感覺…

深深感動了一下

hsukai wrote:
小弟第一次用的時候也...(恕刪)


有機會看過120 66片幅的觀景窗,就會覺得135 slr的真是小不啦機的,而且裝上望遠鏡頭還真是以管窺天啊!
當然要是再看過45機或者是8*10大相機的,就更覺得135.........
不過最後我還是選了135相機和aps-c相機,因為他們可以放口袋,但是120以上沒辦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