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shan wrote:
片幅裁得愈多,景深愈深,那也是為什麼愈小的感光元件愈不易達到淺景深效果 ...
所謂「畫幅愈小,景深愈大」其實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景深觀念,網路討論上常因過度簡化而造成此一積非成是的錯誤說法。
影響景深有四個因素:鏡頭焦距f、鏡頭像場直徑c、光圈大小F、對焦距離L。也有一基本公式可約略得出景深範圍:
景深(約)=2x光圈值x像場直徑x物距平方/鏡頭焦距平方
景深得數、像場直徑、物距(對焦距離)、鏡頭焦距,均以毫米(mm)值計算
在文字討論版上沒辦法以公式符號書寫,但應該還是足以清楚表達了。歸納起來,也就是:
(1)F(光圈值)愈小,數字愈大,得出景深愈大
(2)c(像場直徑)愈大,景深愈大
(3)L(物距)愈遠,景深愈大
(4)f(鏡頭焦距)愈長,景深範圍愈小
當然,如果以公式略算,拿Nikon 1接135畫幅(像場)的50mm鏡頭(換算約等於FX的135mm焦距),和D3接同樣135像場的135mm鏡頭,站在同一位置向同一主體對焦,以同光圈值(例如F2.8)拍攝;在F、c、L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Nikon 1的分母為50平方,和D3的分母135平方比起來,以D3加135mm鏡頭拍出來的景深的確會較淺些。
但如果是Nikon 1和D3都使用同一支50mm F1.8G鏡頭,在F、c、f都相同的情況下,若以相同構圖(畫面中主體大小)來說,只剩下L(對焦距離)的差異,站在較短距離對焦的D3景深還是會較淺些;但其結果其實相去不遠。
再假設Nikon 1和D3都使用同一支50mm F1.8G鏡頭,站在同一位置向同一主體對焦,以同光圈值拍攝,在F、c、f、L都相同的情況下,雖然因「畫幅大小」的差異會使構圖不同,但理論上其「景深」得數結果則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不能只看光圈大小喔!實際拍攝上,如果以Nikon 1加FT1接135像場的大光圈鏡頭(例如50mm F1.8G或85mm F1.8G),景深還是非常淺的。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體積和價格相近的條件下,我沒有用DX 35mm F1.8G而是選50mm F1.8G當Nikon 1的「人像鏡」。因為50mm F1.8G的焦距更長、像場更大,所得出的景深效果當然就更淺。
感光元件愈小、畫素切割愈多,單位畫素的感光面積相對較小,其結果只會對畫質(階調細節等)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不會影響景深。而較小感光元件的畫質如何,就看廠方的運算處理細節能力,和使用者是否可接受而定囉。至少我個人使用Nikon V1和J1三個多月,愈來愈喜歡帶這兩臺相機出門,只有必要時才帶DSLR拍照。
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公式裡那個c是image circle的c卻原來應該是confusion的頭文字,差很大呢!
經過粗略計算,(計算系數K值取約值1300,通常計算上K值取1000-1500之間,視放大率和目視距離而定)
D3(135畫幅)的彌散圓臨界直徑c約0.033mm
NEX7(APS畫幅)的彌散圓臨界直徑c約0.022mm
Nikon 1(CX畫幅)的彌散圓臨界直徑c約0.012mm
這個數值的意義也就是,在某一設定檢視條件下(例如將該畫幅拍攝影像放大為A5約14X21cm大小,目視距離30cm),在D3所拍攝原始影像上一個0.033mm的彌散圓仍可被視為清晰的點。
也的確如ASRAAM所提到,代入公式會發現,彌散圓臨界直徑(c)愈小,景深得數也反而會愈小(景深愈淺)。不過因為小畫幅在需要得到相同視角的情況下,必需縮短焦距;或是雖然使用同焦距鏡頭,卻必需在更遠距離取景;「鏡頭焦距縮短」或「物距加大」這兩個條件,才是景深得數變大(景深變長)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假設,Nikon 1用10-30mm鏡頭的10mm焦距,而NEX7用18-55mm鏡頭的18mm焦距(二者換算都約等於135畫幅的27mm視角),並同樣設對焦距離(L)1000mm、光圈值(F)5.6的情況下,Nikon1鏡頭的彌散圓臨界直徑約值以0.012mm概估,NEX7的彌散圓臨界直徑約值以0.022mm概估,代出NEX7的景深得數約為760.49mm,而Nikon 1景深得數約為1344mm,NEX的APS畫幅景深的確會較淺。
不過,有關「彌散圓臨界直徑」和「景深」的計算都只能說是理論約值,而不是定值,也不計入色差、像差等所可能帶來的影響,每一支鏡頭的前、後景深還是要以實際拍攝為準。大多數人或許也並不需要瞭解攝影在景深上的四個光學條件和其他變數。
回說拍攝實際結果,我用Nikon 1加FT1配AF-S 50mm F1.8G鏡頭,即使縮光圈F2.8拍出的景深模糊味也已經讓我非常滿意了。如果要得到更淺景深,我會用副廠接環配AIS 50mm F1.2鏡頭(這支鏡頭「尾椎」太長,原廠接環不能裝)全開光圈來拍;或是用FT1接VR 70-200mm F2.8的200mm端全開光圈F2.8;再不然搬出D3搭85mm F1.4或請400mm F2.8上場,絕對都可以得出更淺景深。
但搬D3加大砲來和Nikon 1的掌心雷比景深,我自己都覺得那一定是瘋了;掌心雷殺傷力當然不能和大砲比,但也有其獨特優勢;不要說有人拿NEX7和Nikon 1比,就算把Pentax Q拉進來,也還是會各有人依自己的考量選用的。所以我個人的感覺是,像這樣在網路上討論討論,茶餘飯後交流攝影的經驗,並且在其中吸收一些知識就可以了,畫幅、景深、畫素、ISO、連拍、對焦…,真的不要太被某些東西迷惑啊!相信絕大多數人買相機、鏡頭,不是為了追求「更淺景深」吧,那未免有點捨本逐末;真的只要想想手裡器材合不合用,可不可以發揮最大效能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