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十萬火急-Canon用家想轉Nikon

pachingoooo wrote:
而反觀"芯"的部分,
Nikon逐年在動態為與雜訊抑制的進步(D100->D200, D70->D80, D50-> D40)
Fuji的Super CCD SR PRO的令人驚豔
Sigma的Foveon X3橫空出世
但看看Canon又作了什麼改進?

希望沒用過機器的人才是真的不要太主觀.
我是說Nikon有進步, 並沒說Nikon雜訊抑制比Canon強,
畢竟這本來就是Canon CMOS強項 .

從你的口氣,說到CANON沒有進步,又凸顯N家雜訊的進步

結果C家的雜訊抑制就算沒進步都把其他家打死了
也把還在更進一步用軟體抹更大力的D80打死了
何況新的性能旗艦機又號稱進一步減少50%的雜訊
這...跟你說的實在差太多了吧!?

DPREVIEW你看的比我多?
但從你說到NIKON的動態範圍比CANON強,我就整個臉垮下來
N機D80,動態範圍比30D略小一小格,要我引數據圖出來嗎?
你所謂的N動態範圍比C好,到你是怎麼來的?從你的神眼導出的結論嗎?
很不好意思,你DPREVIEW看到哪裡我不知道
但是N家的D80,不管在高光、低光,動態範圍就是都輸給CANON 30D
O與S我還沒詳細看過他們的動態範圍測試,暫時不下結論
尤其是O家早期機根本沒有動態範圍測試

還有,不好意思,我就是因為N家D70畫質太差才轉台的,尤其是暗部雜訊
這點到了D200以上還是一樣,就是比CANON差

算了,直接引用DPREVIEW數據,有人想看看NIKON號稱雜訊抑制進步的真相,我就在引DPREVIEW的數據,讓大家一次看個夠!

D80的動態範圍還輸給A100,確有人說贏CANON?可是CANON又贏A100!

Camera (ISO 100) Shadow range Highlight range Usable range
Nikon D80 -4.8 EV 3.2 EV 8.0 EV
Sony DSLR-A100 -4.8 EV 3.3 EV 8.1 EV
Canon EOS 30D -5.1 EV 3.3 EV 8.4 EV
aniceb2k wrote:
從你的口氣,說到CA...(恕刪)


看樣子親護衛軍已經要開戰了,
小弟沒子彈, 要戰您請自便.
只要你自己認為是最強的那就好了.
繼續盡好你護衛的本分吧,
殺幽~ 拉哪~
DPReview也不過就是個比較熱門的討論區以及評論區罷了,站長Phil對Canon有所不滿也不是新聞。
我自己是D80的愛用者,不過Nikon的牛步確實也讓滿多人頗有微詞。這些東西聽聽就好,沒有必要太
認真。
Nikon D700 | 105 f/2.8G VR | 24-70 f/2.8G | 70-200 f/2.8G VR II | 50mm f/1.8D |
pachingoooo wrote:
看樣子親護衛軍已經要...(恕刪)

我不過是說出了事實,絕不是開戰,這樣就說我是護衛軍
那你一開始的說話的口氣以及掰出來的N家動態範圍最強CANON的蕊沒有進步,是什麼?
我該稱之為開戰嗎?
算了~畢竟我跟你最大的不同,就是實事求是~絕不隨便手分手

疾管局承認狂牛症在牛死3.5小時內才能驗出,證明台灣再檢驗無效!全世界僅美國阿茲海默症(常為狂牛症之誤診)為第7大死因!
andrewylan wrote:
DPReview也不過就是個比較熱門的討論區以及評論區罷了,站長Phil對Canon有所不滿也不是新聞。
我自己是D80的愛用者,不過Nikon的牛步確實也讓滿多人頗有微詞。這些東西聽聽就好,沒有必要太
認真。


DPREVIEW對CANON不滿,結果測出來的數據CANON贏就是CAON贏,不會亂掰,這點我很佩服
不過可惜DPREVIEW沒有作色偏測試比較,不然的話可好玩了

說真的,我個人還是對NIKON有感情,與其說我不滿NIKON,不如說我不滿SONY CCD的畫質
不過最近看到NIKON狂推D40這種閹割機,就很不能認同
D50,才是最適合N家入門者的好機,誠懇的大力呼籲!
買不到D50,不如牙關咬緊上D80,鏡頭的選擇絕對更是海闊天空,對焦也方便多了啦!

NIKON的進步比起來別家確實落後了,當其他用SONY CCD的廠家都有防手震的時候,更凸顯NIKON開始緩慢起來!

我也對CANON有不滿,搞什麼啊~什麼時候才出一台6萬以下的全幅啊~沒這麼難產吧,快拿出商業良心吧!
疾管局承認狂牛症在牛死3.5小時內才能驗出,證明台灣再檢驗無效!全世界僅美國阿茲海默症(常為狂牛症之誤診)為第7大死因!
不過論色彩還原度

我同時拍過, 400D 跟D80, D40 三台比較

在相同的設定狀況下 400D 拍出來比較黃, 暖調相當明顯, 反而變的夜景無還原的感覺

canon 的機子說真的 400D 這種系列的我個人相當的不喜歡,手感不好,操控麻煩

相反的30D這個等級的我就很喜歡了, 手感提升很多, 整體的操控感覺也很不錯

我覺得canon 把 中階跟低階的整個差距拉的太開, 導致中間真的沒有更好的產品來吸引這一部分的客戶

這是我覺得可惜的地方

另外要論高iso的雜訊........... canon 無話可說, 幾乎完勝

我想這是多數 DSLR 用戶都認同的...........

不過Nikon 當年自行研發的那片怪 感光元件 LBCAST (D2H上的) 不知道啥時才要發表新的

如果做出更新的這塊感光元件, 我想nikon 自己也可以獨立一家了, 不必再靠Sony的CCD了

關於LBCAST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nikon自己也有VR啊~
這和用那家的ccd實在沒什麼關係
要canon做ccd防手震也絕對不可能的

其實要說canon的cmos沒進步 他也真不需要進步了 當初決定發展cmos的那位實在了不起
不過相對於nikon至少還有在努力抹雜訊 下放機身功能
canon對於自身比較大的問題(移焦)或機身上的缺點(沒對焦輔助 測光較差)
好像就沒有改進的意願(mark3給了用戶手動調焦 我想未經訓練只會越調越糟吧 可見canon自己也承認移焦)
而且canon對於aps畫幅實在太過分了 不想發展就明講 趕快全系列全幅啊
aps鏡又不能用在全幅機(裝也不能裝)偏偏產品線大部分都不是全幅
搞得一些中低階的用戶拿著焦段不好用的全幅鏡(而且還要L鏡才行)還會移焦 一天到晚等著所謂低價全幅
那樣子實在看得可憐

我是不覺得canon只憑高階機種就能稱霸市場 一來我不認為135相機高階低階利潤差到3、4十倍
二方面開發成本高階絕對是大得多(低階機種就是用上面的技術下放賺錢)
三方面低階的數量大概也比高階機多三四十倍以上 canon的稱霸是因350D 400D的大熱賣(350D賣得太過分了)
絕對不是靠5D 1D(絕大多數的人可無法輕鬆寫意直上5D加L鏡)
而我也不認為canon如果哪天回心轉意搞超低階機就會怎樣 畢竟先行者才是賺最多的 後來的就要透過競爭才能分食
別叫我牛肉~ wrote:
不過Nikon 當年自行研發的那片怪 感光元件 LBCAST (D2H上的) 不知道啥時才要發表新的
如果做出更新的這塊感光元件, 我想nikon 自己也可以獨立一家了, 不必再靠Sony的CCD了
關於LBCAST...(恕刪)

nikon自己可用sony ccd用得很爽勒(在photokina的發言)
其實我覺得sony的ccd也沒那麼不堪 又不是每天都在低光源的狀況拍
何況還有大光圈鏡 防手震鏡 幹麻每次都要iso決勝負 然後放大百分之百(偏執?)
不過用n家至少還有fujifilm的機子可以選(4/3聯盟那樣根本就不稀奇)
super ccd、sony ccd、LBCAST就三種選擇了 多幸福啊
但我想LBCAST最終還是只會侷限一角或停止研發
一來需研發成本(nikon還不是電子業勒)
二來sony大概很便宜(是sony要求nikon用 可不是nikon求sony)
所以只能希望sony的CMOS趕快大量的出吧~~~
(題外:台灣好像都沒有人搞大型CMOS 明明有半導體製造的優勢 又有市場 成本又低說)
各位大大:

請息怒, 回到樓主的問題, 請給他有"實質"意義建議....
如買哪個機種, 要配合種鏡頭, 甚或是到哪兒, 找誰買, 都好....

N家和C家的超級愛用者, 別在這吵....
就算吵翻了, 也得不到好處, 因為我們都不是C家或N家的經營團隊....
搞不好大家在這吵翻天, 他們兩家的老闆正在某間餐廳一起喝酒聊天, 感謝我們幫他炒作...

回歸樓主的主題, 提供有用的訊息....
若是願意, 把你的"武器"借給樓主試試....
用實質的行動說服樓主, 比在這裡吵哪家的機器比較好, 有意義多了....

沒有哪家的機器就比另一家的好....全看用的人....
我看過拿 D2x 或是 5D的人, 拍出來比拿小DC的還可怕...
也看過有人只拿個手機, 拍出來的東西超有感覺...
只要自己喜歡, 用的順手, 拍的出自己要的東西, 就是好機器....

別被機器所"奴役", 而是要"使用"機器, 瞭了沒.....


pachingoooo wrote:
""我在數位影像業,賣一台高階的利潤可以抵過賣四五十台低階的,所以Canon這次1Dmk3 賣一台的利潤可以抵過D40二三十台的話,雖然nikon贏了面子,實際上真正大賺錢的是誰還不知道!"" => 我說的是市占率,毛利率Canon叫高市當然有可能的。不過請別忘了,NikonD200(含)以下全系列都已經成功
的在泰國量廠,組裝及品質穩定不輸日製,毛利率也是有一定水準的,抵得過20-30台是通路商利潤,原廠未必。


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
平均100個買數位單眼相機的人,
有沒有一個預算是到達1D MARKIII的級數?
如果有的話, 那MOBILE01, 打算買這個等級的人, 應該不少哦...

如果100個還不到一個,
那就算賣一台真的抵20-30台,那意義其實也是不大.
那NIKON最近主打D40X, 就是正確選擇.

我個人的感覺, 應該是沒有.
當然如果有人能提出相關報導數據, 那就更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