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Art系列再發:135F1.8 / 24F1.4...

fake802 wrote:
D兄,我很確定,這張...(恕刪)

很抱歉,小弟草率眼誤!
不過暗部那個是根據那位分享心得,只是小弟剛看到聯想到之前影像,當然這個必須要一些光線條件會發生,否則就測試出來SIGMA的T光圈是比較大些。


下面還有其他測試比較
s35f5.6: Sigma 35mm f/1.4 at f/5.6rn n35f5.6: Nikon 35mm f/1.4 at f/5.6rn
n24-120f5.6: Nikon 24-120mm f/4 at f/5.6rn
m16-35f5.6: Nikon 16-35mm f/4 at f/5.6rn




只不過,這裡面比較圖是有經過處理,有興趣可以參考。



fake802 wrote:
D兄,我很確定,這張...(恕刪)


第一圖
左邊寫編輯前,右邊寫編輯後
左右根本就是同一張圖

tkl wrote:
第一圖左邊寫編輯前,...(恕刪)


同一張圖也可以被拿來說成是一張原廠 一張副廠..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Lenses/Camera-Lens-Database/Sigma/Sigma-35mm-F14-DG-HSM-A-Nikon

http://www.dxomark.com/index.php/Lenses/Camera-Lens-Database/Nikon/Nikon-AF-S-Nikkor-35mm-f14G/(camera)/792/(cameraname)/Nikon-D800

要比較失光,暗角還是看看固定變因的嚴謹測試吧

失光,N35較S35好0.05 STOP,N35勝
暗角,在F1.4端 N35較S35好0.1 STOP,縮光圈後則是平手,N35勝
變型,S35勝
CA,S35勝
解析度,S35勝

其他如散景,炫光等等,請自行到LENSTIP看測試報告

diffusionless wrote:
很抱歉,小弟草率眼誤...(恕刪)


你還在凹...
承認錯誤有這麼難嗎?
你現在丟什資料出來都沒人會認真看了好嗎?

就路人呀 wrote:
你還在凹...承認錯...(恕刪)

小弟已經說抱歉,不曉得還要如何才算是認錯。
那個暗部部分去確實非個人評語,而是分享者提出心得,個人只是拿出其他一些照片確實有這樣趨勢,而這部份個人在實務經驗也有!


不過,一般狀況個人所看到差異是像這樣。

M模式,ISO 100 1/640 F4.0,時間誤差大約數分鐘。

60/2.8G
MP 60/2.8
這種問題在一些環境會便比較大,這種現象在一般測試是用邊緣失光會有等亮曲線來表現。



當然熟析光學會知道這種邊緣失光,實際上是和像散是種平衡。



就目前資訊顯示SIGMA 35 F1.4這顆T光圈是比較大些,而一般照片也可以看到快門會比較快些。

大部分測試都是顯示SIGMA 35/1.4已經超越過各家35鏡頭,個人只是不作錦上添花。

但要說個人偏袒NIKON或原廠鏡頭,只是因為提出一個現象如何就算是詆毀SIGMA,那實際上在其他回覆NIKON一些鏡頭也常被小弟挑出來討論。
NIKON 35/1.4G這顆問題當然不會比SIGMA這顆少,色散 像散或變形等各方面,狠多都是比SIGMA這顆差。




diffusionless wrote:
小弟已經說抱歉,不曉...(恕刪)


那請問風景照的如何解釋?
上次你已經PO過那組風景照的裁切了
幫你回憶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3270833&p=4
這篇38樓是你當時PO的
下面40樓我就提出疑問了
但你這篇還是丟一樣的東西出來,要人不質疑你是刻意的還真難...

就路人呀 wrote:
那請問風景照的如何解...(恕刪)

就路人呀 兄:

那個就是所謂像散問題。
像是在Sigma 35mm f/1.4 DG HSM Lens Image Quality


SIGMA
NIKON


NIKON這顆也有而且這個在Nikon Nikkor AF-S 35 mm f/1.4G


也就是會出現不同方向解析度不一樣。

這個是光學現象,要知道光本身是橫波有方向性,像CPL就是過濾掉其他方向散射光線。而像我們在在MTF上面也會談到像散,就是那個切線和向心方向,而且這個問題並不是固定,不同距離是不一樣。



一般鏡頭光圈越大像散問題通常也就越大,那就會修正進光,而常態下看到就是所謂邊緣失光,當然這裡也是像差控制上妥協。
只是一般測試只會獲得最大失光量,而不是一個失光梯度,而且也都是一個距離位置,不同狀況失光裝況是不同,因為光圈焦距也都會浮動些。


所以一般所謂暗部細節等,比較簡化來說是和這部份進光梯度有關。



ZEISS MP60那顆確實在實務上暗部細節比較好,NIKON那顆60/2.8G雖有N鍍膜但還是比較差,這個問題再有打光時候會明顯些。


diffusionless wrote:
就路人呀 兄:那個就...(恕刪)


不知道你是真的搞不清楚問題點還是繼續裝傻
我只問你一件事情
今天你用那組風景照的圖想證明你說的那些論點(暫且不論是什鬼像散或是進光量之類的...)
但那些圖是不是同一機身拍的?
是不是同一時間拍的?
是不是同一組參數拍的?
是不是有關閉機身修正功能?
如果都不是,或者你無法確定
那你講那些都只是廢話...對不起我用詞比較不客氣

但更令人生氣的是,有錯卻不承認,還在閃避其詞試著凹到別的方向去...
你連錯誤都不承認還要討論什呢?
這篇文章令我見識到原廠控的執著與韌性

厲害厲害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