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stephen wrote:其實,我依然保...(恕刪) 拍鳥族未來1-2年的首選仍然是D5 (5000$)、D850 (3000$)和D500 (1500$)。N社小心翼翼地把Z7調教成靜態畫質卓越兼顧視頻的高端機,但是在sports/wildlife領域避開上述追風三劍客。2019-2020大概會出一款Z8,放開更多追焦能力,配合24-70/2.8和70-200把Z生態推向新高度。但是拍鳥族還要在F生態堅持到2020以後。目前roadmap上尚沒有300/400/500/600各型重砲。對於側重人像和旅行風光的家庭用戶,Z6和Z7定位彷彿當年的D600和D800,都是一時之選。可惜配套S鏡尚未成氣候。大約到2019年Z系統才會大熱。結論:- 職業用家 (Pro, semi-Pros):D850- 發燒族 (Enthusiust):Z7(畫質向) 或Z6(視頻向)
花謝花開 wrote:拍鳥族未來1-2年的...(恕刪) 我看重砲可能就一路維持F-mount繼續推起碼下一次的更新大概會到2020前後才有估計根本沒有一堆人自嗨的F-mount停止一顆砲抵三顆大三元還有剩,要只在Z-mount上面用,Nikon要很有勇氣只是近幾年F-mount的更新速度可能會接近0就是了除非是前兩年Nikon早就做好了一堆Z-mount的鏡頭現在等微調、市調、發佈而已
花謝花開 wrote:拍鳥族未來1-2年...(恕刪) 我不覺得 我覺得那些買得起800 600定焦 那些畫質都是頂尖的 單眼按鍵也多實在沒必要多燒錢 買個畫質差不多(假設未來有出) 按鍵又少電量消耗又多的無反 機身輕(影響平衡??)除非Z鏡大砲 能夠大幅降低體積重量 但我覺得有點困難 況且現今的E鏡已經走向體積和重量輕便化了
花謝花開 wrote:Z口短法蘭距對廣角鏡...(恕刪) 我的話會認為14-24mm可能就F-mount不會再更新了反而之後的Z-mount的14-24mm應該會達到400g的級別雖然我還是很建議最後更新一波作為交代,但考量到Z-mount對超廣角的設計優勢就有點不值,但也起碼來個14-24mm的輕量化以及畫質提升版用戶在那邊可不是等假的反而是Z-mount為何不直接推一波12-24mm F2.8或是14-24mm F2比較實在XD那個58mm F0.95還搞手動真的是『致敬』
iflash wrote:我的話會認為14-...(恕刪) 14-24G成就非凡,在F口的諸多局限之下做到令C社用家艷羨多年。不過不太可能再改版了,F口的潛力大約已經挖盡,現在Z口超短的法蘭距給予設計師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個人祈禱14-24S大放異彩,這隻鏡可能成為吸引嚴肅風光攝影師投身Z系統的重要籌碼,通常這群人對邊角畫質近乎病態地狂熱⋯⋯個人最期待更新的是17-35D/16-35G。C家新一代兩顆16-35畸變控制出色,35端足以兼顧環境人像,實乃居家旅行必備之良品。可惜Z係兵器譜到2020之前都沒有對策。只能期待C社EOS-R發表給予Nikon足夠壓力,儘早做出更多S-line。
iflash wrote:我的話會認為14-...(恕刪) 廣角鏡F2恐怕體積重量都很難控制;延伸到12mm倒是很有意義,也彰顯Z口的潛能。希望roadmap會修訂,如果隔壁C社競爭激烈的話。EOS-R的launch鏡聽說是50/1.2和28-70/2.0,比N社端上來的第一席熱辣度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