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買不起 wrote:
我真的敗給你了......(恕刪)

不如實際看圖吧
40D viewfinder
40D LCD
這個圖測法是觀景窗(或LCD)上下緣對著最粗的線, 然後拍照
旁邊多出來的越多就代表觀景窗(或LCD)視野率越小
由此可知40D LCD視野率近乎100%, 觀景窗只有85%左右
D60大約是91%左右
E420大約是88%左右
其他有興趣慢慢量......

"敗"給我沒問題, 我只要D700 + AFS24-70就好了
Monte920 wrote:

Zaha大, 請你仔細看一下Nikon的規格表, 它的放大率不管是D3, D300, D700, 都是以50mm f1.4D這個鏡頭來測量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APS其實是等同FF的75mm鏡頭上所看的, 所以在放大倍率的計算上就佔了便宜. D3在50mm的時候放大率是0.7, 在75mm的放大率是多少? 我們不知道, Nikon也沒說, 但大概應該有0.9~1.1之間. 所以你算的時候, D3必須乘以這個數字, 而非0.7.

...(恕刪)



正確的說應該是這樣

D3、D700、F6等機種使用50mm鏡頭在無限遠時看到的視野,D300要拿35mm的鏡頭才能看到,然而官方是拿50mm的鏡頭統一測試所有的相機,因此放大倍率這個數字就出了矛盾點。

當然D300使用50mm鏡頭所看到的視野,在D3、D700上要使用75mm鏡頭才能相等,這樣說也是通用的,然而我們不知道75mm鏡頭和35mm鏡頭與50mm鏡頭之間倍率關係,所以才一在強調,沒有實際摸過高階全片福或是底片機的,省省口水別再嘴砲。

不知道這邊有多少人摸過135以上更大的片福,傳統中片幅和大片福的相機根本不需要觀景窗,其對焦屏就是觀景窗,也沒也人去在意那到底是X多少倍,透過對焦屏看到的照片就足夠大,大道直接看過就會中毒,會吵這種東西在這種東西上做議題,說穿了就是廠商的伎倆,廠商不願意你們了解大片幅相機究竟有多少優勢,也不願意APS系統已經片幅夠小怕為人詬病,只好在觀景窗這種東西下儘量求好,這樣他的APS系統才能賣的好賣的順利成章。

你看Nikon多成功,成功的把APS系統深植Nikon Fans的心裡,到現在高階機種全部都是135片幅了,反而造就了另一種“新反叛潮”,Nikon要推全幅最大的敵人和阻力,不是Canon或是其他製造商,而是自己養出的徒子徒孫阿,我想這也應該是Nikon始料未及的。




meridian wrote:
說穿了我的確在湊數
不過個人還覺得湊的很剛好, 而且也很合邏輯, 目前為止還沒有很明顯的失誤
...(恕刪)


恕問一句,您現在是大學生嗎?

您的湊數邏輯,和現在部份大學生的觀念完全相同耶,特別是考試的時候不會算,只求答案卷不要空白的大學生一樣。

不過他們的算法和答案,通常比“只把背起來公式照抄”的分數還低耶,因為後者通常會給的同情分1分還不至於0分,但前者通常直接撇掉,因為從頭到尾全部都是錯的完全沒有給方的理由。

當然我沒說您的公式從頭到尾都是錯的,但是我是不相信就是了,還有您舉的例子實在很難讓人信服,您不知道D40的CCD比40D的CMOS還大片嗎? 照您這個邏輯,小DC應該才是最適合您的,因為小DC的感光元件小如土豆,卻可以放大到3" LCD那麼大,這倍率恐怕沒有百倍也有數十倍了。

入嘴砲國豈有不入境隨俗的道理?
Sunglow wrote:
反而造就了另一種“新反叛潮”......(恕刪)


這我倒是有一點點不太同意啦 ~

APS有其優勢,我說的無關望遠端,請不要圍我

我說的是,APS就數位鏡頭輕量化及相機本體成本而言

5D的有一些些(我會怕,請不要圍我...)的品質為人詬病,我相信也就是FF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半年後我應該會買D700,但我是不會放棄APS的,應該就會當個雙刀流吧

當然我相信nikon也有經營APS的策略與企圖......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各取所需阿!

Sunglow wrote:
您不知道D40的CCD比40D的CMOS還大片嗎?

我只能說......你講出這句話就代表都沒仔細看就下結論了
我的算法可沒有那麼膚淺.......
我前面提到的影像感應器面積甚至是從dpreview給的數據算出來的
而不單純只是1.5x, 1.6x這樣算
實際上, nikon的轉換倍率是1.53x, canon是1.62x
但是我不想這樣算, 因為這只適合每個sensor都是3:2的情況, 萬一有點偏差或者是4/3系統
算出來的觀景窗面積會有較大差異 (考慮的比你想的還多, 是吧???)

唯一湊數的地方只有"視野率"這項而已
這是考慮實際觀察到的與理論數據不符, 才假設廠商給視野率是長度的關係式而不是面積的關係式
麻煩再多看看我的文章吧
在這個考0分都能上大學的年代,
真的不要指望網路上的網民能有什麼水準了啦
講一些沒根據的東西,還自認為沒錯,這真是真是真是真是...........天才呀!!!
哈哈哈
Sunglow wrote:
透過對焦屏看到的照片就足夠大,大道直接看過就會中毒

這個經驗我也有過,
小弟雖然沒接觸過大型相機,但是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曾經看過老師的F4+小黑三的觀景窗
那種畫面真的是讓我很震驚,一整個美的感覺讓我捨不得把視線移開
真的有中毒的感覺,太漂亮了
我不管這麼多公式~ 但是我知道我的fm2關景窗看起來就是比d300 又大~又明亮~又美麗~ 讓我整個頭腦都清晰了

ps~~ fm2 拍多了還真的很想把數位的也都弄FF, 不過體積重量上~ 價位上~ 目前還是APS-C 稍微方便些~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爸爸買不起 wrote:
在這個考0分都能上大...(恕刪)

我只知道在這裡有些人連講都講不出來, 只會打嘴砲而已, 看過太多了
您就是一例, 從頭到尾都在說別人錯, 但你有講出什麼才是對的嗎?
有證據嗎? 有圖片嗎? 有實際計算嗎? 通通都沒有, 通通都是片面的, 從你的文章中看不出任何系統.......
說別人沒證據那你就有證據嗎?
當別人拿實拍圖片出來的佐證的時候, 你的證據在哪裡?
當別人拿網站視野率的證據出來的時候, 你的證據在哪裡?
有圖片的部份你選擇跳過, 那到底在討論啥?
如果你認為你才是對的, 別人不管怎麼算只要跟你不一樣就是錯
那你早說就好了, 何必讓別人跟你扯一堆啊.......
dan99 wrote:
這我倒是有一點點不太同意啦 ~

APS有其優勢,我說的無關望遠端,請不要圍我

我說的是,APS就數位鏡頭輕量化及相機本體成本而言
...(恕刪)


完全同意啊! 135片幅不是無敵神話,APS系統也絕對有135片幅不可替代的“絕對優勢”,我文中說的不是要造成二者的對立。

我所說的“新反叛”是指,Nikon很好心的下放高階系統規格到APS機種上,也造就了這台D300,D300你我都知道,這台機械性能可是連D2X都要甘拜下風的,這樣造福Nikon Fans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往後只要一出135片幅機種通通都要來的大比拼,好像比輸D300,就是一台不值得下手的機器。

現在的Nikon已經搞到自己雙面不是人,對於以往給大魚大肉全部好處都下放的APS系統玩家,要怎麼說服他們全片幅系統值得他們花更多的錢去買到更差的機械性能,這是Nikon自己給自己的難題阿。

這也是Nikon一直無法推出低價全片幅的原因,因為D300這一塊大石頭正好端端的壓在自己頭上,若出一台低價全片幅,機械性能卻樣樣不比D300(甚至只有一半),又賣的比D300還貴,這樣勢必造就也更加深了“APS”與“全幅”二系統的對立和之間的怨念,就拿D700來說,只是一點點無關痛癢的小地方可能輸給D300就被罵成這樣,我不禁懷疑,如果D700比目前這個規格還低,會不會拿出去還被D300的人歧視或嘲笑?

這個問題要留給Nikon自己去想辦法,畢竟“完全下放”及“未來不出全片幅”這二句話還扣的Nikon自己死死的。

再次強調APS系統和全幅系統,都有雙方不可替代之處,然而Nikon大力推行APS系統以及全片幅感光元件成本過高的問題下,這個之間的差異和不可替代性有了模糊地帶,也就是這次“觀景窗放大倍率”議題的由來。

未來難道只能推出史無前例觀景窗和旗艦部無敵巨大,關景窗放大倍率達到高達0.94倍率的全片幅機種才能讓D300迷們安心升級,網路上不再有互相比較的口水嗎?互相欣賞彼此的優點有如此困難?



別叫我牛肉~ wrote:
我不管這麼多公式~ 但是我知道我的fm2關景窗看起來就是比d300 又大~又明亮~又美麗~ 讓我整個頭腦都清晰了

ps~~ fm2 拍多了還真的很想把數位的也都弄FF, 不過體積重量上~ 價位上~ 目前還是APS-C 稍微方便些~...(恕刪)


偷偷跟你說,FM2在Nikon底片機裡的觀景窗明亮度已經不算差,但還離高階機種還有段距離,有機會拿拿大F和F100你就會明白我說的,那種明亮到如同自己親眼所見和那立體感的變化,真讓人朝思暮想,連作夢都會夢到。

有些感覺,是數學公式無法解釋的。
入嘴砲國豈有不入境隨俗的道理?
Sunglow wrote:
完全同意啊! 135...(恕刪)


也還好啦
隔壁5D 機身比30D還差、更不要說40D
還不是活的嚇嚇叫

我相信,就算今天出D90 FX ,性能比D300差,但比D300貴,還是有人會買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