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美國全幅相機市場、近二個月被Sony強勢反超!

MJ6 wrote:
其實可以從另個月台...(恕刪)

從另一個月台距離不夠啊.
可以注意一下類似的照片,如果是廣角鏡頭拍的,看到車頂的冷氣機部分就能發覺透視感很重,與平面工程圖看起來的差異還是很大.
irontheone wrote:
前面提到盪遷揪的拍攝問題——第一個感覺就是AF-C加單點就是錯誤的設定,為何不是AF-C +3D呢?

因為盪鞦韆的行動軌跡非常規律, 完全可以預測
加上最低點時對焦目標在畫框內的相對位置變動極少
大約有 0.5 秒的時間構圖畫面幾乎靜止
(但小朋友可是高速向你接近)
就像一台車筆直朝你衝過來, 還怕單點對不到目標嗎?

中央單點是對焦系統最簡單最快速最精準的設定
全域對焦根本不知道它會對哪裡就不說了
3D 沒有附加價值
因為對焦目標幾乎不動, 只會增加誤判機率
9/21/51 點同樣只是徒增變數而已

沒拍過可能很難相信, 但試了就知道
除了盪鞦韆, 有養狗狗的朋友應該也遇過
對狗狗招手, 牠張大嘴吐舌頭超興奮的向你衝過來
這時想對焦拍那歡喜的表情
臉多半糊的, 頸圈倒是超清晰...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inunu wrote:
因為盪鞦韆的行動軌跡...(恕刪)

單點不錯用
但是對臉結果清晰項圈就是單反黑暗期的無奈
可能唯一的辦法,強制性將對焦判定前移
剛好那個時間差就會準焦
不過什麼都要手調的話很麻煩
還是希望Nikon搭配計算速度補償對焦的機制
讓經歷黑屏時間後,能掌握住物體位置搶先做出前移補償
或是直接改變單反構造讓黑屏不復存在也可
inunu wrote:
因為盪鞦韆的行動軌...(恕刪)


單點AF-C,按我的理解是直線對著相機跑會相當有用。。
不過,盪遷揪怎樣看也是一個U形移動。。。

由於單點AF-C已經是鎖死其中一點,當你對焦一刻,當然清楚,但是當你快門不足、時滯問題等影響時,其實成像一刻,主角已經因為速度而糊,也有可能是主角臉部超出中間對焦點的景深而糊。。

前面提到過的關於角速率變化的問題,也可能是主要原因。

PS。以我所見過的運動攝影教材,沒人會教人對焦在運動中主角的臉部的,一定是對焦在『關節位』如頸部和兩肩,又或者是主角的心口對上。

inunu wrote:
因為盪鞦韆的行動軌...(恕刪)


另外,目前來說,無論對焦系統多精密,我們攝影人也需要選擇『背景』,因為一旦背景無法提供跟主体適當大的反差,就會發生『黐地』的現像,就是說主角身上的反差跟背景反差分別不大,從而導至對焦系統的誤判(這個拍飛羽的前輩一定能遇到過。)。
另一方面,如果主角身上顏色跟背景顏色無法体現出差別時——例如主角穿著凈藍色、背景也是相近的凈藍色(這是個很難得碰上的梗啦!不過作個比喻。),也會出現對焦系統的誤會。

deflash wrote:
單點不錯用但是對臉...(恕刪)


這個講法可能有些問題
因為AF-C 其實都是外插計算的結果
因為從反光鏡開始彈起來到快門打開有幾十個ms的時間(假定20ms),
可是對焦模組實際量到的卻是主題在光線進入感光體前20ms的距離,
所以AF-C如果準焦,那表示它預測主題在20m後的距離是正確的

這個運算的algorithm 有獨家祕方在其中,所以Pentax 雖然AF-S可以很準,但是AF-C就落後 Nikon 至少兩個世代,就是因為少了know-how,而D5/D500 的AF-C 進化,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焦有獨立的運算器在負責(見IR的訪談)

無反在這裏有個先天優勢,就是用電子快門外插量可以少很多,所以對 algorithm 的要求沒單反這麼高
但是無反若要用機械快門,那這個優勢就沒了,又是回到algorithm 比高下

四個小朋友 wrote:
這個講法可能有些問題...(恕刪)

我的認知是,假若反光鏡一拉起,即停止對焦
直接以剛剛認定的準焦位置進行拍攝
所以比如說目標體朝自己跑近,那麼這20ms的時間下,就會造成差距
有脫焦現象
以我過去實際拍攝而言,這是確實的
比如拍攝老鷹飛行
常常有發生以為準焦拍攝,卻眼睛怎麼也不亮的情形發生
相較於已經準焦,我覺得眼睛的亮度差異很大,有種濛濛的感覺

Nikon是已經表示可以獨立運算物體靠近或遠離的速度,做出黑屏補償了嗎?
我目前用起來只覺得對焦咬的很死,如同鬥牛犬一樣兇猛
至於飛行版我已用了慣用技巧處理,所以沒特別察覺到是否有預先做出黑暗期的對焦補償
deflash wrote:
所以比如說目標體朝自己跑近,那麼這20ms的時間下,就會造成差距
有脫焦現象
以我過去實際拍攝而言,這是確實的
比如拍攝老鷹飛行
常常有發生以為準焦拍攝,卻眼睛怎麼也不亮的情形發生
相較於已經準焦,我覺得眼睛的亮度差異很大,有種濛濛的感覺


在區域(比如9點)AF-C模式,主點沒鎖到會以副點抓到的東西為準,有沒可能您按快門當下鳥眼的清楚其實是視覺暫存印象,鎖住的根本是後面較顯著部份?

鷹眼相對於展開的翅膀,面積比例是很小的,鎖焦的時候(反光鏡拉起前的計算基準)可能就是以項圈或肩頸翅膀連接位置的顯著羽毛?

deflash wrote:
Nikon是已經表示可以獨立運算物體靠近或遠離的速度,做出黑屏補償了嗎?...


這是確定的,如果沒有外插補償,那用AF-S就好了
a3選項裡的參數就是和外差運算有關

另外因為是外插預測,所以我早已經接受D500也不可能100%放大時張張都tack sharp
網路上說的「咬死」,其實沒有100%放來看,都是自己說高興的
jenhoxen wrote:
鷹眼相對於展開的翅膀,面積比例是很小的,鎖焦的時候(反光鏡拉起前的計算基準)可能就是以項圈或肩頸翅膀連接位置的顯著羽毛?...


沒錯,所以我雖然很少拍鷹,但卻很驚奇D500竟然可以有可接受的比例抓到眼睛是sharp的
這就是他們的 know-how,忘了在哪看過,Nikon 有用曝光資料協助對焦判定,這些都是獨門武功

(以我拍飛行而言,我的手沒辦法把主題固定在同一個點不動,所以不敢用中央單點)

以下是100%裁圖


原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