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幅是趨勢嗎? 還有必要選購DX鏡嗎?

luckyjacky wrote:
恩 大大說的很對還有...(恕刪)
廣角是FF的優勢 但是APS-C買超廣角 不就是一樣有FF的視野了嗎?

例如FF 16端 = APS-C 10端

16-35 跟 10-22


是的,除非是追求極致的D700 or D3搭配14-24..
RX78 wrote:
還有拿 300mm 接上 DX 拍並不會變成 450mm 啊?
300mm 接上 FF ,把中間的部份裁切下來這個效果不是一樣的嘛? ....(恕刪)


例如大家都知道D700和D300都是1230萬畫素,所以D300畫素密度高於D700
拍鳥的情況是目標很遠又小,就算是D300,要拍滿格甚至爆格的機會很低
D300的像素密度高,裁切後圖高如果有900畫素,那D700只會有600畫素,那自然是會選D300
換句話說,如果D700的後代的像素密度,能相近或超過D300後代,我相信拍鳥的人也會棄DX來全幅機

而以廣角的情況來說,目標沒有太遠太小問題,爆格反而是常見的問題,這時當然是能裝下比較大成像的D700勝出
www.flickr.com/photos/abelard1005 www.youtube.com/user/abelard1005
lox- wrote:
小弟喜歡的攝影題材是...(恕刪)


要看你手上有什麼鏡頭?
我也喜歡旅遊攝影、風景攝影;
以前拍底片,所以手上都是傳統鏡頭。
所以沒得選擇,只能買全幅;否則焦段全部浪費了。

如果您手上沒有傳統鏡頭,我個人的經驗是沒差。
一個系統適不適合自己,還有許多比全幅與否更重要的東西。

Shinyguy wrote: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恕刪)


1跟3我覺得都有待商榷...

1. FF的高ISO畫質保守來說起碼比APS好上一至兩級,靠更高的ISO搶景深是可行的,除非你需要的景深已經讓繞射嚴重影響畫質了

3. APS要能夠享受到裁切過的中央畫質前提是得接FF鏡,但那就會跟"輕、小、便宜"互相牴觸了 ;
如果是APS接APS鏡,那其實跟FF接FF鏡會面臨的問題也是差不多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R6.2 wrote:
FF機絕對百分之一千萬不是趨勢...
最起碼五年內不會是趨勢!!...(恕刪)

我覺得5-2會比較好一點
當然還要看人財力啦, 如果你所謂的趨勢是機身3萬以下, 那3年內鐵定看不到, 5年則不敢保證
我認為只要3年內出現一台4萬以下的FF, 那就是趨勢了
mille wrote:
至於4萬以內新品FF?
除非APS系統被高階DC or M4/3壓縮到沒有空間
不然廠商沒必要放棄這塊市場...(恕刪)

廠商固然不會放棄APS
但不代表你買不到4萬以內的FF
就像你可以七八千買到1/1.6" sensor的F200EXR
也可以花1.4萬買1/2.33" sensor的HX1
還是多花點心思在拍照上
管他的趨勢
~~~哈
歹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 wrote:
那買APS-C系統 ...(恕刪)


是比較務實的人
是比較不想花錢的人
是一時不想升級的人
是永遠也不想升級的人

買DX規格的人,什麼想法的人都有
熱心助人的小弟弟 wrote:
不知道前輩您在嘆什麼氣...(恕刪)

沒必要用紅字加嘆氣符號這種方式~ 自以為很懂~ 謝謝


我嘆氣 關你什麼事?
我有沒有"自已以為很懂" 你又憑什麼替我解釋什麼?
--------- 沒針對你啦~ 幹麻點名講我~不再跟你講了~ 你如果認真下去也沒什麼好講的 -----------

APS底片當初的發展其實算是失敗了
市場接受度(一般使用者及沖印店)算是不佳
但是數位化之後
因為感光元件的發展之初..實在無法一下子達到135的規格

所以APS的規格算是"死灰復燃" (光是APS的DSLR就貴的不得了了)
跟我一樣買過 Canon D30的 應該都知道吧
以現在的狀況,應該會保持下去,在市場區隔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大家高興..廠商也高興啦!

如果,再過個八、九年 FF機能 降到 1000D現在的價位,那也很好!
看看現在低價DSLR的策略,你想第一波平價FF性能會如何閹割?
你想閹割版全幅要等多久?
而在其上的的專業版FF平價化又要多久?
你準備花多久等這"趨勢"?

看你眼光這麼遠的份上,告訴你個秘密,
電力車普及也是"趨勢",在這之前別買汽車。
而太陽能車也是"趨勢",最好連電力車也別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