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rsofsan wrote:
我覺得會影響,但是重...(恕刪)


問題你去哪找 一樣的東西一樣的價格卻是不同產地的???

你問錯了問題, 你不該問一樣的價格 MIJ, MIC你會選那一個,
而是問 你可以忍受的MIJ-MIC價差是多少??!!

假如真的一樣的東西, MIJ賣13000, MIC賣10000, 你要
買哪一個?

18-200mm第一代有MIJ的, 可是第二代都是MIT的,
你要買改善/改進過後的MIT第二代, 還是MIJ第一代??

sony wx1就有MIJ, MIC的, 不過價格絕對也不一樣,
而且還差不少.
lihb wrote:
問題你去哪找 一樣的...(恕刪)


Tamron A16 目前在市面上同時有MIJ和MIC~ 價錢一樣~ 只是初期有些移焦問題,後期問題都改正了~


為什麼還要去看MIC、MIJ、MIT甚至MIG,再來決定買那台?

看的是這家公司過去到目前狀況,台商跑去日本生產就可以提高水準嗎?

那如果大陸廠商在日本設公司,在大陸生產零件,然後一些送到日本,在用日本大陸人組裝,在刻上MIJ!
以上這樣和MIC有何不同?

也就是打上MIJ和MIC只是內心單純迷信,實際上這樣作法已經不少廠商,只是有些人不曉得!




MIJ只是個名,但實際上性能品質不一定,更何況在這些大陸或泰國等地方,你可以用不到日本人薪水而請到當地水準高的人材,在日本這樣薪水只能請到水準差很多的人材。


而且通常當地到外商公司表現特別好,那會有種不服輸心態或不能丟本國臉,那品質會比較差嗎?




driver300 wrote:
那我贏了.我有 Ni...(恕刪)

那我也贏你,我有Nikon F
同時期的Auto鏡都是MIJ的,四十年了還很勇健
壓力鍋 wrote:
那我也贏你,我有Nikon F
同時期的Auto鏡都是MIJ的,四十年了還很勇健
輸了...

等一下!

自動對焦系統問世不過 30 年左右耶,
四十年前哪來的 Auto 鏡???
一箱二閃,三腳四頭,九年敗家罪過罪過;五包六卡,七機八鏡,十片濾鏡遮醜遮醜
driver300 wrote:
四十年前哪來的 Auto 鏡???



隨便找個例子吧! 這種就是 "Auto". 或者通稱叫做non-Ai.

是的!如同Monte920大大所言,那個就是Auto鏡,這個Auto不是指可以自動對焦,而是指可以在不縮光圈取景,並把光圈設定傳給相機,拍照時才”自動”縮光圈之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