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21樓][簡易人像 PK] 小黑六 vs 小白2

除非全世界的每一台液晶螢幕顏色完全一樣

不然怎麼修都還是不準@@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sei33332003 wrote:
高光不足 "寬容度"...(恕刪)

"高光不足" 是那位fake兄發明的

應該是說 寬容度不足容易造成高光溢出
寬容度簡單的說就是感光元件對於光的感受能力(低光、高光)
CMOS每一個Pixel在感光後都要轉成電子信號
他承受光信號的能力都有其侷限性(寬容度)
每一家做的感光元件寬容度不盡相同
假如A感光元件每一個Pixel最低能解析1單位強度的光,最高能解析100單位強度的光
那就表示在成相之後在1~100單位強度的區域都還可以看到細節及層次
但在低於1單位強度的區域則是黑鴉鴉一片,超過100的區域,則成亮白一片(高光溢出)

如果B感光元件最低能解析0.8單位強度的光,最高能解析120單位強度的光
則相對於A感光元件,B有較高的寬容度

寬容度不足感光元件容易造成高光溢出
尤其是在低ISO時
因為低ISO值,是以較高的曝光量進行拍攝
拍攝完後機身影像處理單元會再將每一畫素受光量減回來

以ISO50為例
其實是以相對於ISO100的兩倍曝光量進行拍攝
如果ISO100的正確曝光值是光圈5.6 快門1/125
那麼你改成ISO50時,需以光圈4 快門1/125 或光圈5.6 快門1/60...等組合進行拍攝
這些組合其實是ISO100時(光圈5.6 快門1/125)的兩倍曝光量
所以在拍攝完後機身影像處理單元會將每一畫素受光量減半再儲存
以獲得與ISO100拍攝時同樣的曝光值
但因為一開始就以ISO100的兩倍的曝光量進行拍攝
這兩倍的曝光量在高光的部分如果超過寬容度,就會溢出
高光溢出就是爆掉了,影像處理單元減光也減不回來
就會變成亮白一片
所以,感光元件寬容度不佳者,不宜以低ISO拍攝

另外,在光線不足時,我們常以提高ISO的方式來因應
以ISO200為例
ISO200是以相對於ISO100一半的曝光量進行拍攝
如果ISO100的正確曝光值是光圈5.6 快門1/125
那麼你改成ISO200時,即可以快一級的快門或小一級的光圈進行拍攝
這些組合其實是ISO100時(光圈5.6 快門1/125)的一半曝光量
拍攝完後機身影像處理單元會將每一畫素受光量倍增再儲存
以獲得與ISO100拍攝時同樣的曝光值
機身影像處理單元會將每一畫素受光量提升時
也一併將雜訊提昇了
因此ISO設的越高,雜訊越大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1376815&p=16#1694031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