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微距大樓蓋不蓋得成 ?? 大家來討論各微距鏡表現跟補光技巧 ~

呵~~呵~~
如果看到照片,想要買一個鏡頭來試試
那就是毒到了啊!!
或是擁有同樣鏡頭,看到照片會鎚心肝,那也是毒到了!!

為什麼我到目前都毒不到人??
因為太懶了…
不肯帶腳架,不肯打閃燈,不肯花錢添燈具,不肯花時間自製分光器
沒有時間
四不一沒有
這就玩完了!!
HarveyLiu wrote:
提到焦平面 , 用這...(恕刪)

一般來說, 像"蝴蝶"這類有很明顯"焦平面"的被攝物, 且背景通常很雜亂, 光圈不應該縮小, 要盡量放大!

F8的光圈值, 以一般拍攝的狀況來說, 已經算是很小!

下面2張"蝴蝶照"的光圈值分別為4.5及6.3, 但焦平面還可以, 所以都會進景深範圍!

光圈值, F = 4.5


光圈值, F = 6.3


另外, 我的想法, 應該要帶一點景, 要不然, 變成"顯微鏡照", 好像不太美觀!

照片色調, 以我的標準來說, 我喜歡還原現場的自然顏色, 使用VIVID好像會怪了一點點!
愛玩的野孩子_阿嘉 wrote:
一般來說, 像"蝴蝶...(恕刪)


受教了 ,
確實 VIVID 的顏色會讓人驚艷但不真實不耐看
可以請問一下阿嘉兄拍生態時機身色調設定 ?
http://www.flickr.com/photos/harveyliu1975










贊助幾張 

個人覺得拍微距有幾個重點:
1.主體要明確,不要在畫面中加入過多的元素,初學者拍主體寧願放大點也不要縮太小
2.景深要控制好,把你要呈現給觀眾的主體完全展現出來,拍一隻昆蟲不代表你就要把昆蟲整個展現,說不定你只是想表現他的眼睛,這時候光圈就可以放大點,把眼睛之外的東西排除在景深外
3.光線方向控制很重要,陰天拍微距可以拍到色彩很鮮豔,陰影很柔和的照片,晴天則相反,閃燈則可以增加畫面的立體感
4.注意散景跟背景色彩的選用,微距的世界主體往往很單純也不容易找出主客體來裝飾畫面,而太過單純的畫面很容易造成畫面空洞,因此背景散景的色彩往往是一張照片成功與否得關鍵,紅花再漂亮始終要有綠葉的襯托,選的好的背景色彩絕對能夠替照片加分


小弟拍的照片中,有加框那兩張是用閃燈打逆光,利用主體是透光體的特性,刻意捨棄主體的細節來製造出晶瑩剔透的光線感


個人認為拍微距最難的部分:
1.對焦,這點無解,要麻升級好相機,要麻買有LV功能的相機慢慢手動對焦
2.微風導致主體晃動,一樣無解 囧


小小心得,稍微分享 

HarveyLiu wrote:
受教了 , 確實 V...(恕刪)


可以使用"標準"照片調控檔, 可以再加高一點銳利度, "對比及飽合"視現場狀況作加減, 並稍稍拍亮一點, 但不能爆, 重點的主體處不能有高光警示出現, 這樣可以取得最多的位元素, 回到家再用軟體降點曝光值或是亮度, 如此.
很久沒拍照啦!!
這棟樓要蓋的起來,很拚喔!!
閃燈方面 風兄 可是一流的,我只好先分享2張不太一樣的
拍攝手法,以後再陸續分享~~~~~~~

拍攝生態時,由於受限於焦段,視角,往往很難在一張照片中
清楚的交代生態的環境,往往必須拍一張生態+一張環境.
如果能將2者合而為一是不是照片的說服力就更強了.於是
開始想嘗試用10-17魚眼鏡頭來詮釋這樣的畫面.

這支鏡頭的優點,是放大倍率夠,而且視角也廣.但缺點是要
非常接近被拍攝物,甚至達鏡頭前4-5公分的距離,主題才能
獲得滿意的比例.所以在生態習性的掌握遠大於攝影的技巧
~~~~~~
機身D300+SB 800+SD8A電池盒
ISO 400 快門(上圖)1/320秒與(下圖)1/250秒 光圈F9
閃燈M模式 1/32出力+相機底部安裝自製反光板


http://www.wretch.cc/blog/j640120
個人原則上既然要拍攝自然生態就是以自然環境自然光拍攝
比較合乎環保~所以燈光就比較沒研究
以下是今日前往拍攝的


我也來蓋一下~
不知這算不算"微距"的表現?
151515151515
===============================



你的照片很毒,很漂亮,广角也能拍出这么样的照片,可以分享你的自制反光板吗?谢谢
沒有腳架又要縮光圈實在是很硬的一件事!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