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助幾張


個人覺得拍微距有幾個重點:
1.主體要明確,不要在畫面中加入過多的元素,初學者拍主體寧願放大點也不要縮太小
2.景深要控制好,把你要呈現給觀眾的主體完全展現出來,拍一隻昆蟲不代表你就要把昆蟲整個展現,說不定你只是想表現他的眼睛,這時候光圈就可以放大點,把眼睛之外的東西排除在景深外
3.光線方向控制很重要,陰天拍微距可以拍到色彩很鮮豔,陰影很柔和的照片,晴天則相反,閃燈則可以增加畫面的立體感
4.注意散景跟背景色彩的選用,微距的世界主體往往很單純也不容易找出主客體來裝飾畫面,而太過單純的畫面很容易造成畫面空洞,因此背景散景的色彩往往是一張照片成功與否得關鍵,紅花再漂亮始終要有綠葉的襯托,選的好的背景色彩絕對能夠替照片加分
小弟拍的照片中,有加框那兩張是用閃燈打逆光,利用主體是透光體的特性,刻意捨棄主體的細節來製造出晶瑩剔透的光線感
個人認為拍微距最難的部分:
1.對焦,這點無解,要麻升級好相機,要麻買有LV功能的相機慢慢手動對焦
2.微風導致主體晃動,一樣無解 囧
小小心得,稍微分享


這棟樓要蓋的起來,很拚喔!!

閃燈方面 風兄 可是一流的,我只好先分享2張不太一樣的
拍攝手法,以後再陸續分享~~~~~~~

拍攝生態時,由於受限於焦段,視角,往往很難在一張照片中
清楚的交代生態的環境,往往必須拍一張生態+一張環境.
如果能將2者合而為一是不是照片的說服力就更強了.於是
開始想嘗試用10-17魚眼鏡頭來詮釋這樣的畫面.
這支鏡頭的優點,是放大倍率夠,而且視角也廣.但缺點是要
非常接近被拍攝物,甚至達鏡頭前4-5公分的距離,主題才能
獲得滿意的比例.所以在生態習性的掌握遠大於攝影的技巧
~~~~~~
機身D300+SB 800+SD8A電池盒
ISO 400 快門(上圖)1/320秒與(下圖)1/250秒 光圈F9
閃燈M模式 1/32出力+相機底部安裝自製反光板


http://www.wretch.cc/blog/j6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