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few more updates on the Nikon D800 specs:

100% viewfinder coverage (Nikon D700 has “only” 95% frame coverage).
Improved AF with face recognition – not sure yet what this means exactly, but the D800 will not have the same 51 points AF system as in the D700 and D3s.
I was also able to confirm the dual memory card slots but I am still not sure if they will be SD, CF or both (the initial specs mentioned SD+CF).
USB 3.0 - there is talk that Nikon has been purchasing USB 3.0 chips for some time.


NR的一些更新
*100%視野率 (....你其實是D3Xs吧 )
*改善過的AF與臉孔辨識 (應該不是原來的51點對焦,搞不好是V1對焦 )
*雙記憶體插槽 (SD,CF不確定)
USB 3.0

魯獅 wrote:
畫素高使得連拍速度降...(恕刪)


畫質一樣的前題是放大100%來看吧

如果圖縮到跟D7000一樣大的話就絕對不一樣囉

erichartman wrote:
Just few m...(恕刪)

見鬼!
100%?

看來不嚴刑逼供是不會招!

D7000雖然上演一次中階機種100%例子,不過那是DX片幅,D800何德何能可以裝上100% FF觀景窗!

不管怎樣時間到了,就得趕快出來! 
如果rumor關於D800的訊息是真,100%視野、雙插槽這些看起來都像是D3這類頂級機的規格

那D4的規格不知道有多可怕..我已經沒辦法想像了

erichartman wrote:
Just few m...(恕刪)


100%視野

嗯~話說用FM2拍照之後

拿出D700的時候突然有種回到當初拿D700的時候在去看D90的感覺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看來Nikon想把D300S、D700、D3的產品線整合成D800,然後D4又比D800更高一級。

所以會有比D800更平價的全幅單反出現嗎?
diffusionless wrote:
見鬼!100%?看來...(恕刪)



會不會甚麼都進階了...
卻學Canon,對焦系統封印了

希望小弟出清C家,留Nikon是不悔的選擇
現在最擔心的是Nikon新機都用上SONY的感光元件
希望不要有和A77一樣的災情,D7000的粉味
diffusionless wrote:
D7000雖然上演一次中階機種100%例子,不過那是DX片幅,D800何德何能可以裝上100% FF觀景窗!
...(恕刪)


這一點小弟倒有不同看法.

別忘了,[敢給]是Nikon從D300→D700→D7000以來建立的一條新遊戲規則,有別於之前嚴明的階級制度;100%視野率都可以給到[頂級以下兩級機]的D7000了,作為[頂級之下一級]的D800,如何敢斷言,Nikon不會加這一碼以壯其聲勢?

D700視野少3%,在畫面旁邊已能造成一個門構圖時"無框"拍出來不但有框而且框外還有白牆壁;D700還算高ISO機種(拍活動及綜合用途為主);假設D800真的走高解析慢拍路線,需要精密構圖的user佔更多,更不能忍受構圖誤差;Nikon這時加碼視野率不無可能!

真的要區分階級,把觀景窗打成方型、或五稜鏡鍍膜用料差一點讓它不要明亮如D4就OK啦

大隻佬 wrote:
會不會甚麼都進階了....(恕刪)

大隻佬 兄:

根據NIKON DSLR機身性能演變!NIKON系統就改用NIKON背景與思考模式!

看看中機機種變化D7000取代D90狀況,是這樣就是39點VS 300S 51點對焦,而準專業就會類似像這樣方式但在高竿一些作區別




請看最近NIKON 1V也是直接推73點對焦(CMOS佈值對焦模組),這也只是一台EVIL機種!


就目前已知下限就已經是D700 老舊51點對焦(15點十字),所以假設D4可能是79點全十字或著在多幾點這樣模式,那NIKON D800大概會是79點全十字或稍少幾點十字對焦,類似這樣!



那不會失去D4 D4Xs用戶群嗎?

因為旗艦機還有更猛能力吸引掏錢出來,像是假設D800是20萬快門,那D4可以做到60萬快門等更耐用!
高速機D4可以做到極高速連拍 更大緩衝區 高ISO部分,D4Xs則是可以更多處理器可以做到高畫素 高連拍與緩衝區!



NIKON模式是會用一個已經很優秀機身性能的產品,但上面是更加優秀產品來吸引人上來!



因為NIKON就是靠高機身性能來提價位,當NIKON技術不如人時候,會覺得NIKON似乎又大又貴又重,等到技術跟上或越來越先進時候,慢慢就會感覺雖貴但知道錢花在哪,這也是還有人願意跟著NIKON!



至於D7000粉味問題,個人還沒用到,所以僅猜測這個可能有一個很大是來自習慣上問題,就像CCD到CMOS階段也發生過,NIKON白平衡色調等特性一直隨著世代在變化。

因為過去是N家用戶在CCD時期,就已經很多覺得CANON的CMOS很粉味,CANON用戶覺得NIKON很黃,但是感光元件只是一個訊號產生源,有很大半是來自對於影像處理解析不同,就算是RAW也是已經處理成一定程度色彩資訊,所以這部份個人覺得是還好些。


另外NIKON其實也是一直在試感光元件部份,像是現在D3S/D700 D3100 NIKON V1 JI等都不是SONY製作。









jenhoxen wrote:
這一點小弟倒有不同看...(恕刪)

jenhoxen 兄:

個人後來想一想覺得NIKON也不用特別說用方型觀景窗等方式來區分,只要D4還有更棒就足夠吸引用戶!

因為像D7000的100%和AI機構等,也是逐年在下放下面機種,像D100就兩個都沒有,D200有AI,D300兩個都有。(D7000對焦指示燈還是用和高階一樣有前後方向燈,而不是像D300那樣只有圓形指示燈。)



當然大環境一直在演變,過去主要用戶群都是職業,漸漸業餘部分佔越來越多,可能已經超過,在業餘部分器材花費部分並不會比職業少,像LEICA 後面高價限量版一瞬間就賣光,業餘部份已經成為重要來源。

業餘用戶對於廠商推出規格態度也都是看在眼裡。



所以NIKON這樣作法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環境下,製造不錯形象!
與其綠葉襯托紅花來逼用戶選擇,高手中的高高手來引誘用戶敗家,這種也是堅固用戶內心不錯策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