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需要D800這麼高畫素的相機嗎?...別人沒做的測評!

畫數的問題,聽的進的人少,但放眼眾多的相機,畫數越來越高,畫數問題顯得不是那麼重要,反而我個人針對iso的表現越來越講究
筱江 wrote:
科技進步,相機畫素不...(恕刪)


好文+5分
測試實際影像輸出+動態範圍. 這兩者正好是D800的強項阿

真的要直接用點陣原圖出大圖. 像素只怕不夠. 是不會嫌多的

坦白說. D800的動態範圍表現
讓我覺得有次世代感光元件更替的味道

arno wrote:
拍勢!....說法上...(恕刪)


麻煩的就是其實大部分人都只想用一台D700+錄影的機器

卻出了D800這種規格(要是能調整成16MP RAW就好了)
謝謝精闢的講解,也讓我學到必要的知識,也知道自己該等什麼機子了^^
精闢解說...滿分奉上!
筱江 wrote:
科技進步,相機畫素不...(恕刪)
嚴重過曝之後抓回的那段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早就知道高動態範圍原本就是這樣用的(新手時有很認真的K書過啦),但是實際上看到真槍實彈的捉對廝殺結果,還是很震撼。

除此之外我也在想,像這種高動態範圍的機身拍出的照片,應該很適合利用RAW檔解出多張不同曝光度的照片之後,拿來合成HDR照片才對?畢竟亮部與暗部的細節保留越多合成時的素材就越完整呢。
真的很感謝大大的測試,

但以下為個人看法,無須認真理會。

測試動態範圍之台中市舊市政府建築部分,
因為拍攝時間雲朵分布不同而有的結論,
可能有些偏差。

D3部分右上角依然有藍色的天空,
如果雲朵分布與D800相同,
依然可以看見整個藍色天空。

同樣,
D800右邊中間的雲朵部分依然是灰色的,
當那片雲佈滿整個天空時,
不管是D3或是D800就會跟5d2一樣
天空都會是一片灰。
bigbadlove wrote:
因為高畫素之下
細微...(恕刪)


科技的進步總是很難預料的嘍
牛配我覺得也只是一個過渡品
因為它的解析度並沒有到300ppi
還有進步空間
如果以一個20吋的螢幕要達到300ppi
就需要大約2000萬畫素嘍
何況20吋現在已經算小螢幕嘍
我猜A波應該會第一個推出24吋300ppi的超精美imac吧XD

筱江 wrote:
科技進步,相機畫素不...(恕刪)

滿詳細的比較,肯定樓主辛苦的圖文比較,加分
筱江兄的測試既專業又平實,完全切中小資攝影者的求知需求,5分奉上!

小弟最大的感觸在Canon產品規畫之精準,為什麼Nikon費這麼大力氣、甘冒得罪一大票業餘粉絲(前面大大說的那些需要D700規格加錄影的一般消費者)、可能丟失好不容易建立的AF可信度口碑的情況下推出了D800,還是甩不掉三年前的5D2!

從樓主的實測中清楚看到,36MP的放大效果並沒有比22MP的好多少,卻承擔了以現今科技水平而言"飛"不起來的龐大身軀(檔案);這三年來大家看到5D2的成功,拼命朝看似領先5D2的方向衝,而Canon卻已悄悄的轉向提高性能去了,留下兩個笨蛋追隨者用力的跳溝,跑第二名的奮力跳到對岸直喘氣沒力再追,跑在更後面的大概只能噗通掉水裡了(掉進高畫素/高雜訊/爛畫質的泥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