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被動的受干擾, 一個是主動的去控制, 不確定哪個正確
(小弟較偏向前者, 因為簡單低成本, 不認為 Nikon 那麼有誠意...)
A. 耀光干擾預閃的 TTL 測光
#2 僅柔光罩側面
#3 面積比前面大許多
#4 不但燈拉近, 而且白紙上反光面積比 #3 更大
因此得到的結果是出力由 #2 到 #4 越來越少
B. 相機試圖控制高亮部份
#2 高亮部份僅柔光罩側面, 可能選擇例如 1/64 的出力. 就算用 1/128, 柔光罩亦照到書本與背景, 因此較亮
#3 相機判斷白紙部份太亮, 因此選用 1/128 最低出力, 而部份光線未被白紙遮擋, 仍照射到書本, 因此次亮
#4 同理選用 1/128 最低出力, 未被遮擋的面積變少了, 而且離書本更遠, 故最暗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