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Nikon為何不把無反對焦技術應用到單反Liveview來?D850 liveview還是偏慢

MUS wrote:
其實例如說單一電池battery life以CIPA測試來說D850可拍1800張, 在整個市場上電池壽命僅次於D5 (好吧, 嚴格說起來還有D3/D3s/D3X/D4/D4s...)
是C家旗艦1DX II (1200張)的1.5倍, 接近於S家A9 (650張) 3倍

650張很夠啦
一般打一場婚禮換一次電池就好了
如果連多換電池一次都要計較
那以前底片拍婚禮一場換10幾次底片不就死了?
若比最斤斤計較重量的爬山那更妙
A9(673g)和D850(1015g)差了近340g都可以多帶4顆電池了
同樣重量A9可是足足多了1500張的子彈

回到主題的LV上
問題是現在不比10年前Smart phone剛萌芽
更不是以前底片機時代
現實就是LV的好壞對新手消費者是個門檻
而新手不太會考慮LV不好用的相機
不管對哪個產業哪個公司
沒有新的客人絕對是最大的危機
這才是NIKON策略是值得檢討的地方
(NIKON也檢討過啦!高層才大地震完,真的希望NIKON能振作阿)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piyopiyo765 wrote:
我是不知道別人會認...(恕刪)


一樣是一個不看前後文,斷章取義的引戰文

您就自己玩吧

別人在說甚麼,你又在回甚麼


我的重點在由於

這種重量的相機LV拍攝不符合人體工學

所以不會常用

這種相機的用家自有其他解決方案

所以暫時無加快LV對焦速度的迫切需要

而你和前面數位

確要把這個問題導向"需不需要用LV","我嘲笑用LV的使用者"

若不是不看前後文,不然就是閱讀能力不好,要不就是故意引戰


這三種,我都不奉陪,你自己玩



lml640707 wrote:
650張很夠啦一般...(恕刪)


D850 是新手在用的???

LV差
但是D850是Nikon DSLR史上最大光學觀景窗,
是否因為考量進階使用者想法,
所以加強此部分。
stephen02 wrote:
需要1dx的人他就...(恕刪)

大家都期望Nikon能更好,請別在那裏嗆人有沒有D850,這樣真的不太好.
又不是廠商或店家,不必要這種喜歡就用,不滿意就拉倒的論點.
Nikon也是一路一直改進的,看看在光圈控制的演進,就知道了.
不是現在沒有或是還沒做好的就是不需要了好嗎?
D850都已經有翻轉觸控螢幕了,要求一下Live view的AF效能很過份嗎?
Nikon DSLR不管那個階級的機種的宣傳文宣從來沒有漏掉Liveview技術的相關功能,錄影觸控翻轉螢幕等等能講的還是會講,只是比重不同。

至於D850一樣能拿來當賣點的LV功能都會提,還加上電子快門,都是LV模式才能用的東西,使用者會有延伸的期待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
為何D850的LV只是普普通通?
答案是你D850的機能都己經那麼強悍,LV不放一下水,其他家還要賣嗎?

collective wrote:
大家都期望Nikon能更好,請別在那裏嗆人有沒有D850,這樣真的不太好.
又不是廠商或店家,不必要這種喜歡就用,不滿意就拉倒的論點....(恕刪)


重點根本不在有沒有d850

其實重點在於你"買不買nikon"

扣除少部份"愛之深,責之切"的以外

其他根本就是完全不會考量nikon的人

無論是因為他的体積,他的重量或是他的反光鏡

更有些連d850到底有什麼樣的功能也搞不清楚,就跑來說了一堆

你不會覺得很奇怪?



每台相機本就有他的定位,也有他的客群的需求的調查表

下放到各台相機的東西

是以"公司的利益及成本"為最大考量因素的結果


如果只是因為自已的需求沒有放進去

就說這個相機真是奇怪,我覺得就太過了

下次會不會有人問,為何這個相機沒有"情境模式"?



身為消費者,就是挑一個最適合自已的相機

那有什麼品牌忠誠度?

品牌忠誠度是建立在"眾合各種條件,對自身仍有最大利益"之時

如果這台相機真不適合自已的拍攝摸式

那還不換是要幹嘛?和這家公司共存亡嗎?

所以喜歡就用,不喜歡就跳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何必這樣矯情?


如果兩個品牌功能類似,你喜歡的品牌卻要另一個品牌兩倍的代價你才能買到

這時你還會支持嗎?

這時你如果換家了,不就是"喜歡了,就買,不喜歡了,就換家"

我們的差別只在於

我想的我就說了,你想的不會說,但會做...........
.



MUS wrote:

話說回頭, 近期N推出的機種除了LV之外沒有顯著缺陷, 也難怪其他家的粉絲只能攻擊這點
而有趣的是這些粉絲會選擇性無視D850比其他機種強的地方

其實例如說單一電池battery life以CIPA測試來說D850可拍1800張, 在整個市場上電池壽命僅次於D5 (好吧, 嚴格說起來還有D3/D3s/D3X/D4/D4s...)


不算完全是攻擊啦,個人早期在選購產品時,
也有碰過「好像買OO牌的產品,但是他就缺了那麼一項我好在意的功能...」的情節,
應該也有很多人覺得 D850 近乎完美,就是 Liveview 對焦讓自己猶豫不決吧!

電池壽命這點 D850 可拍 1800 張真的太強大!

個人買過兩台 DSLR,分別是古早的 Canon 30D,以及 Olympus E-420,
前者單顆電池可以拍約 1000 張,直到機器賣掉時都是一顆電池打天下,
後者印象中只 400 張左右,出遊就得多準備一顆電池。

後來換到無反機,幾乎都得多準備第二甚至第三顆電池,
不然電力真的不夠用。

現在物色新機,能有當年 30D 一樣單顆電池 1000 張個人都給滿分,
能夠像 D850 一樣一顆拍 1800 張...甚至夠讓自己去日本一趟,
而且連充電器都不帶

collective wrote:
大家都期望Nikon...(恕刪)

既然collective提到光圈演進部分,或許對現有NIKON用戶不強調,但還是可以來談談可能狀況。
熟知NIKON演進,大概可以知道,大半方向是沿著CANON方向在演進。


舉凡鏡頭演進,從AF-I內建電磁馬達=>AF-S內建超音波馬達,從有D鏡以前有光圈環=>G鏡無光圈=>E鏡電磁光圈。
雖不能說完全一樣,但是可以看到趨勢。

只是有時間差,canon早在1987年就推超音波馬達300MM F2.8 USM,NIKON則是要到1996年才推出AF-S 300mm F2.8




除了高階關鍵技術,NIKON會從高階機身開始外,對於娛樂性的輔助技術來說,NIKON和CANON通常都是低階機身先推行具多。



不管是錄影或著lv技術來說,都可以看到canon或nikon都是從較低階機身開始做起,nikon首台錄影是從d90開始,canon的DUAL-PIXEL的技術是從70d開始。
canon在2012年推出18-135 stm鏡頭,其實就相當nikon af-p鏡頭,而nikon則是到2016年af-p 18-55。

所以NIKON就算要在 DSLR上使用PDAF技術,也是在後面D7XXX機種。






就個人來說,假設NIKON已經有打算最近或明年推出PDAF機種,那麼很有可能是和FF無反機身發表會相當靠近或一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