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theone wrote:反正,在我使用的過程當中,就我常用題材而言,完全沒有發生像你所遇到的問題。。 I大,也毋需太激動啦樓主把Z7對焦框獨獨指向電視機logo下方那條銀色橫線時,確實前後拉風箱呀!當他連同Panasonic字一同框取時,Z7立刻就對到了;所以你拍的題材大概多少有點直紋吧~~換個角度想,樓主幫我們意外找出了一個Nikon無反對焦的[不能],以後可以留意是否進步,也是好事呀。我在想,樓主講的"Nikon傳統",是否指Nikon單反開LV對焦時的運作模式--自單反有LCD對焦開始之"傳統"
jenhoxen wrote:I大,也毋需太激動...(恕刪) 這應該是有無十字對焦點的問題單純的水平線對不到焦 A7系列一樣會這樣樓主要測試時先排除這個問題多斜一點角度拍 再試一次看看對焦還會不會有問題A7水平線對焦問題I大 我也覺得你太激動 很多人其實要點出問題所在 但你的反應都太大 這樣要怎麼理性討論呢
c230 wrote:這應該是有無十字對...(恕刪) 其實我一點的不激動。。只是不明白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然後在我真實拍攝時卻遇不到。。尤其是那個『死馬萬年跑焦』,我都曾經一段時間懷疑是不是這樣,自己測試時的確好像跑焦了,然後實際拍攝時卻沒有,後來爬文才知燈光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前面才有說到『年資大不代表資訊正確』的說法。。PS。我使用過至少十三支死馬鏡頭。如果說我激動,應該是對泥坑那個營銷手法多少有點感受吧。
抱歉我又來鬧場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先確定一下,z7是採用什麼對焦模式,我有稍微去找了一下,但沒有找到確實的資料,所以不確定z7是像單反一樣採用相位式對焦...?或者是跟一般無反一樣採用混合式對焦...不過就大家討論到現在的描述來看,應該是比較接近混合式對焦的特徵,如果是的話,那大家可能要用混合式對焦的思維來使用z7,而不是跟單反的相位式對焦在那邊比高低,我雖然是資淺的菜鳥,但是就我的理解和經驗,(c家的dpaf先不討論)通常無反的單次對焦會使用對比式,連續對焦才會使用相位式,對比式的特徵是對焦比較慢容易拉風箱,但相對準確率比較高一點,相位式雖比較快但誤差率也相對的比較高,無反在使用單次對焦的時候,一般會先以開放光圈來對焦,然後回到相機設定的光圈standby,這時我們在螢幕上能夠確定曝光是所見即所得的,但連續對焦不能這樣做,連續對焦的對焦反應速度要快,而且不能用對比式在那邊拉風箱,所以通常無反也是跟單反一樣,使用相位式對焦來連續對焦,讓焦點能夠隨時到位,但是單反沒有所見所得的問題,無反有,所以無反在對焦時的工作光圈也要固定在相機的設定值,否則曝光就不能所見所得,因此,無反就因為相位對焦在暗部對焦的時候不能開放光圈來工作,所以就比不需要所見所得的單反吃虧,太暗就比較難對到焦,甚至相機設定的光圈值過小可能就無法使用相位對焦,但在使用對比對焦的單次對焦來說,無反雖然對焦速度偏慢,但在準確度來說,可能會比單反具有優勢,這是我的認知,僅供參考,如果要吵架我也可以奉陪單反有單反的邏輯,無反有無反的邏輯,想開一點就好了...
jill1124 wrote:抱歉我又來鬧場了....(恕刪) 咦,難得那麼有分寸,無論如何都要給個讚。。難怪我說我沒有問題了。。因為我一直都是使用AF-C對焦模式,而且配上『動態區域AF』,於是對焦框旁會有一堆輔助對焦點。。然後我拍啊拍的幾千張照片幾乎沒有出現過樓主說的問題。。唯一一次就是下面這圖,對焦點是在汽車黑色風罩中,才拉了一次風箱。。由於我個人拍攝題材和習慣的原因,是極少使用AF-S單點拍攝的,也許這個習慣反而讓我在使用Z7時避開了問題。。Nikon Z7 + FTZ + AFS 50/1.8G。照片有經過後製,原圖的風罩沒有那麼多細節的,比較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