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1027 worte:是真的記得富士中片幅評測文編輯有比較過富士數位中幅只有比全幅大一些而已真的不會差很多 43.8x32.9mm VS 36mm*24mm或許對你是沒有大多少啦。大概邊長各為:長(1.217倍),寬(1.37倍)總面積為1.667倍左右而已啦。
aston wrote:43.8x32....(恕刪) 在光學上解析是一維空間,所以尺寸越大的兩個系統,面積差越多,但實際解析並沒有那麼大差異。 淤 更重要是實際上小片幅鏡頭解析力是更高,是在於影像放大率問題,所以片幅越大被放大是越小,很自然細節與影像就越好。 另外很多人的觀念是建立在底片上,但是底片時代35mm以下,類比式容易受到放大倍率與輸出轉換過程多次折損,和中片幅系統落差就很大,數位化後除了感光元件取樣會有折損,後面都沒有折損的過程。
diffusionless worte:在光學上解析是一維空間,所以尺寸越大的兩個系統,面積差越多,但實際解析並沒有那麼大差異。 淤 更重要是實際上小片幅鏡頭解析力是更高,是在於影像放大率問題,所以片幅越大被放大是越小,很自然細節與影像就越好。 另外很多人的觀念是建立在底片上,但是底片時代35mm以下,類比式容易受到放大倍率與輸出轉換過程多次折損,和中片幅系統落差就很大,數位化後除了感光元件取樣會有折損,後面都沒有折損的過程。 我只是針對他回復感光元件沒大多少這個部分啦。不用針對我的回覆去分析這麼多,去引言其他人啦。
ga8016 worte:窮苦人 worte:某些人...對比自己小的片幅就說片幅差距,比自己大的就說看不出來(恕刪) 沒錯,甚至有人說,5000萬畫質和M43的畫質,他是看不出來差異,真得是這樣,的確可以省很多錢。 剛好提到M43,常常有人手拿APS-C相機說M43感光元件小,畫質不好APSC:23.7mm * 15.7mm, M43:18mm * 13.5mm長邊差1.317倍,短邊差1.163倍。整體面積差1.531倍,這樣就被一堆人說差距很大。回頭看看剛剛我說的:43.8x32.9mm VS 36mm*24mm大概邊長各為:長(1.217倍),寬(1.37倍)總面積為1.667倍左右。這樣就差沒多少!?很多鄉民的標準真是初一十五阿。
chienky worte:總面積為1.667倍只是大一些而已?他的數學成度大有問題~~~ 有問題的其實是前一頁有人說 "GFX50 A7R3的樣圖,畫質上我幾乎分不出區別"然後就推論說 A7R4 比 A7R3 更好應該算合理,即便超過 GFX50 也不用意外這真是我聽過最好笑的笑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