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Ant wrote:
業餘也就算了,自己拍(恕刪)
懂一點硬體的就知道 SD天生物理結構就比較差
效能也是
XQD各方面都更勝一籌,CFE最後也向XQD靠攏一樣走PCIe spec
MAXX228 wrote:
XQD各方面都更勝一籌,CFE最後也向XQD靠攏一樣走PCIe spec
assis1123 wrote:
科普一下
CFE不是向XQD靠攏
而是向NVMe SSD靠攏
XQD是SanDisk、Sony、Nikon提出的走PCIe2.0的儲存卡先鋒
架構還很陽春
到CFE才有架構在NVMe 的PCIe3.0的樣子
可以想像一下
PCIe是機關槍
每升一代 基本速度升一倍
每加一lane 機槍多一把
NVMe則是軍隊管理者
XQD比較像是用韌體硬扛上PCIe 的中介產物
基於NVMe的CFE
才能做到真的有效率的資料傳輸/偵錯管理
Nikon用XQD已經有好多代產品
以至於Z6/Z7發布的時候
還沒來的及用上CFE-B
先用穩定的XQD頂著
到現在要更新韌體支援CFE-B
等於是要用韌體去兜出一個NVMe的樣子
可不可行?
當然可行
早期一些SSD都是這樣硬扛上去的
用CPU跑韌體去做到NVMe的樣子
但是與原生硬體生成的NVMe畢竟效能差很多
不過用來適配目前的Z6/Z7/D5/D6/D500等
效能足夠了
問題在於未來的延展性
因為NVMe這個架構上限還很高
產品也很成熟
有大把的未來性
而XQD畢竟是一個中介產物
建議不要投資太多
f2002f2004 wrote:
還有D610的RAW檔是14-BIT
Z7竟然是12-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