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theone wrote:(祝她永遠身康健康,不用再被病魔折磨。) 鐵大:每天適量步行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啤酒不宜多喝,祝願大家身體健康 !< 健康 > D700 + Nikkor 24mm /1.4G
qseal55 wrote:鐵大:每天適量步行運(恕刪) 唉,只是偶一小斟的程度哪。。還是老婆的影像,其實她健康時還可以的啦。。Df + Sigma35/1.4 ART,M模式 + Auto-ISO,AF-C9點輔助對焦,ISO100 + f/2.8 + 1/320,平均測光,+1級曝光補償。35mm焦段是一支常用焦段,進可攻退可守,尤其是圍坐的距離剛好拍半身,非常捧。。由於拍攝距離較近,而背景通常較遠,所以不用擔心散景不夠看頭,f/2.8就已經有很不錯的散景了。。
天空一片雲 wrote:臺後舞者若有所思凝望(恕刪) 多謝天空大來共襄美事。。實在是好圖。。35mm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焦段。。人帶景總有有那點點剛到好處的張力,但變形卻不誇張。。順帶一提,從傳統上來說,35mm其實是廣角鏡,低於35mm已經被分類成超廣角了。這個分界線,應該是以有沒有明顯的『枕狀變形』而又影響到整体觀感有關吧?D3S + Sigma 35/1.4 ART,M模式 +外閃 ,AF-C 9點輔助對焦,ISO1600 + f/2.8 + 1/40,弱閃補光,主要作用是消影,白平衡手動設定3700K。此圖的閃燈應用設定,要讓閃光經過主角就要完全消失(也就是需要計算好拍攝距離和照射距離。),以免影響身後的照明亮度和白平衡表現,然後包括手上的外閃,統一作『多光源混合』來處理照明、曝光和白平衡設定,人像受光部份要跟背景照明的白平衡不會有沖突,才算是合格作品。此圖算是所謂的『高感光人像夜拍』吧?PS。還是老婆當麻豆哈。那段時期,老婆剛得病,我總是想方設法的給她留下美麗影像(可惜,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我的用心涼苦)。既是祝福,也是療程。。
『喜慶裡有我』D500 + Ai 50/1.8e,M模式 + Auto-ISO,手動對焦,ISO720 + f/2.8 + 1/100,平均測光,+0.3級曝光補償。又是手動對焦拍攝動態,其實只要明白景深原理並適當運用,手動對焦比自動對焦來的穩定度更高,細節表現會更容易得到。
flyingf wrote:這種真實情緒的照片還(恕刪) 對,人物構圖都可以較容易得到,但表情永遠是最難的。。『交易現場』D500 + Ai 50/1.8e,M模式 + Auto-ISO,手動對焦,ISO100 + f/2.8 b + 1/125,平均測光,-1級曝光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