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S 35mm F1.8 好恐怖的色散...

紫邊是大光圈鏡頭獨有的現象, 不過在nikon後期的相機都將此高光帶的狀態修正掉了, 後期的相機就是指D3, D300以後的相機, D80的紫光是很嚴重的. 大光圈鏡頭的紫光的現象在縮到f2.8時就看不到了.

除掉紫邊的問題, 35mm f1.8G是比35mm f2D來得優越許多, 不過我期待的是FF的35mm f1.4G. 在所有的測試裡面, 都是將測試圖整個畫面拍下, 而35mm f2在拍測試圖時, 周圍的解析度是很糟的, 但是35mm f1.8G就好很多, 如果有人有興趣, 自己去找photozone看.

nikon 一直希望能夠降低成本製造廉價好用的鏡頭, 像35mm f2, 比起手動的35mm f1.4, 就少了CRC系統, 那就便宜很多了, 但少了CRC會不好嗎? 其實沒甚麼不好, 就像現代的電腦都不必再強調輔助運算器一樣, 每台新電腦都有輔助運算器.

最近看過nikon的網站, 提到早期nikon內有個部門都是女孩子, 都是大學數學系畢業的, 幹甚麼? 計算.. 現在這些人都失業了, 為甚麼? 電腦完成了所有的計算. 現在我們看到的G鏡都是電腦設計出來的. 在35mm f1.8G裡增加了一塊非球面鏡, 這就是電腦的結晶, 用非球面鏡來修正35mm f2D的設計上的缺點, 提高邊角的解析度, 不過也創造了高CA, 當然35F2D跟35F18G在設計上差很多, 35F18G比較像50F14G, 是planar的架構, 是雙高斯的架構, 以我來看這是個很大的突破.

害怕35mm f1.8G的色散, 請換台相機吧, D90或D300, 都是不錯的選擇.
kentkent wrote:
前不久狠下心來,掏了7900買了這顆鏡頭。
當然,大光圈真的是很爽,整體表現也算不錯!但是色散跟筒狀變形真的是太明顯了...
開F1.8,三不五時就色散,感覺之前短暫擁有的50mm F1.8 好像也沒這麼嚴重?!
是我的這顆有問題嗎XD PO一張我覺得很誇張的...,在麥克風上面,瘋狂的紫光爆走!


第一次看到色散有長這樣的~

真是長見識!
My Bolg: http://jumpman2013.pixnet.net/blog
papercraft wrote:
紫邊是大光圈鏡頭獨有...(恕刪)


不知道您的理論正確與否
不過小弟手邊的S50-f1.4百分百原圖檢視,在高反差狀態下紫邊依然稀少
如不是龜毛到每張都百分百放大看,根本很難感覺到
只要稍微縮圖,可以說是完全感覺不出來
這顆一樣也是使用你所說的非球面鏡,連一片ED,SLD鏡片都沒有用上
且MTF表現依舊亮眼

papercraft wrote:
用非球面鏡來修正35mm f2D的設計上的缺點, 提高邊角的解析度, 不過也創造了高CA...(恕刪)


手邊另一顆S30-f1.4也沒有色散的問題(有用ED/SLD鏡片)
解像力表現亦不在話下

且這兩顆都是在f1.4下的使用情況做比較
搭配機身就正好是你所說的D80

papercraft wrote:
害怕35mm f1.8G的色散, 請換台相機吧, D90或D300, 都是不錯的選擇....(恕刪)


----------------------------------------------------------------
原來CA和機身等級有關喔
受教了!
能否告知是如何修正?

因為縮光圈能改善的色散
主要和 R/G/B光源波長長度不相同
導致通過鏡片時折射率不同
以至於三原色光源無法聚焦於同一平面
這種情況特別在鏡片的邊緣容易發生,因為入射角度的問題
在鏡片中心處就較為輕微
所以縮光圈能改善此時的色散行為
色散發生時,除了會產生討厭的紫邊外,亦會減低色彩飽和度
小弟是蠻好奇D80以上的機身是如何修正光學本身的物理行為?

papercraft wrote:
D80的紫光是很嚴重的. 大光圈鏡頭的紫光的現象在縮到f2.8時就看不到了.....(恕刪)





dc5325 wrote:
不知道您的理論正確與否...(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565170&last=9268408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嗯! 我是沒玩過sigma的鏡頭. 不過我玩過D80一年半, 用D80+85mm f1.4D, 紫邊超級恐怖的..

有的人說D80用CCD當感測器, 所以紫邊嚴重. 我後來把85mm f1.4掛到D3上, 就沒見過那麼嚴重的紫邊了.

我如果知道去紫邊的物理原理, 我大概就可以到Canon去工作了.

我雖然沒玩過sigma 30f1.4 or 50/f1.4, 不過我猜它們全開時也躲不過紫邊的問題, 問題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絕不可能完全沒有.

數位攝影跟軟片攝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軟片攝影發展了上百年, 但數位攝影也不過二十年, 但影像處理的技術則與軟片攝影有著一樣長的歷史, 也因為如此, 數位攝影技術的提升著眼在硬體上的發展. 那數位攝影到底現在還輸軟片多少? 我知道的不多, 我知道的是, 解析度不夠, 色彩深度不夠. 其它的問題, 都能靠影像處理達成.
papercraft wrote:
我如果知道去紫邊的物理原理, 我大概就可以到Canon去工作了....(恕刪)

去工廠負責組裝還可以
去當RD恐怕還有很大的困難
papercraft wrote:
紫邊是大光圈鏡頭獨有...(恕刪)


1. EXPEED修不掉axial CA,那是最新版軟體才處理得掉的,換機身沒有用
2. 沒講CRC就是沒有CRC,並不是因為現在每顆鏡頭都有CRC了
3. Sigma 30/1.4也一樣是用雙高斯結構,我想是DX的成像圈範圍讓雙高斯結構的可用焦段變廣了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紫邊+耀光。

排除這些~這是個不錯的鏡頭...

kentkent wrote:
開F1.8,三不五時就色散,感覺之前短暫擁有的50mm F1.8 好像也沒這麼嚴重?!
我記得好像是定焦大光圈鏡,都沒有ED的樣子,所以有色散是很正常的~...

不過隨便用免費的修圖軟體修一下就OK了,不用10秒~...



原圖:


修圖後:
GH4 + 12~35mm + 25mm + 40~150m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