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要如何才能拍出如此有立體感的相片呢? 大樓蓋得真高啊

除了第三張以外,都是沒有後製過的原圖喔~XD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小弟有些疑問,為什麼...(恕刪)


建議點開看~~會比較容易理解~~
01都會把圖壓得怪怪的
相片有立體的感覺在底片上最明顯,當你拍了一捲正片,透過燈箱和放大鏡或幻燈機播放,您會發現所謂的立體感在目前的數位表現上只是個笑話!但掃成數位檔就算用滾筒掃描還是跟原片有相當的差距~!並不是要各位回歸底片,只是比較容易理解~
立體感要明顯,大致需要前中後景及光圈配合光影"漸層的"模糊景深,這例子上面有前輩說的很好!
印象中每次討論到立體感這種話題總是吵成一團,對我來說有立體感也好~?沒立體感又如何?我不是為這個才買相機拍照的!
以下皆為NIKON FE+AIS 50mm 1.4拍攝









如果如樓主說要找的是類似移軸鏡效果的技巧,那靠軟體模擬就有不錯的效果,搜尋一下就有很多前輩高人的大作,但這樣的話這篇似乎就沒有繼續討論下去的必要了~
之前用ps玩的假移軸,但這和立體感完全不相關!






主題明顯 跟 立體感 是兩回事的 東西
要主題明顯 光圈開大 距離物體 貼近拍 讓背景模糊 製造 淺景深
這主題就明顯了阿
立體感 是要靠 光線 來輔助 才有用
光線 是 占攝影 很大的 問題所在
你要讓 主題 平一點 還是 立體一點
光 很重要
譬如 商品攝影 人物專訪 打光 是非常 深奧的學問
不是 把物品 打亮就好
把物品 用光 去修正 讓她變美 立體 反差高 還是要 反差低 都是學問
看很多人回答 好像 製造 淺景深 就是 立體
這樣說法 是不對的
拍攝 風景 人物 在戶外 無法打燈
那就用 最自然的方式 陽光 看你要用反的
等光線 移動位置 借位 很多方式
而不是 呆呆 的 利用 相機 本身的功能
功能是有限的 不過 創意 是無限的
小喬●婚禮紀錄 http://www.wretch.cc/blog/SSJOE
dc5325 wrote:

建議點開看~~會比較容易理解~~
01都會把圖壓得怪怪的



看開點就能理解!!??不了,請解釋一下好嗎小弟不是來鬧的,真得是很好奇要怎樣才拍得出這些照片。

回黑麵大,第三張說有後製過、其它張沒後製過我都能理解,我的疑問只是能拍出這麼像模型(或是說像移軸鏡拍的)的照片,是實力所致、還是50mm f1.4G的原因,如果是前者,,如果是後者,


感謝。


P.S.有開D-Lighting嗎???看來真的很像HDR
JOJO117009 wrote:
主題明顯 跟 立體感 是兩回事的 東西
要主題明顯 光圈開大 距離物體 貼近拍 讓背景模糊 製造 淺景深
這主題就明顯了阿
立體感 是要靠 光線 來輔助 才有用
光線 是 占攝影 很大的 問題所在
你要讓 主題 平一點 還是 立體一點
光 很重要
譬如 商品攝影 人物專訪 打光 是非常 深奧的學問
不是 把物品 打亮就好
把物品 用光 去修正 讓她變美 立體 反差高 還是要 反差低 都是學問
看很多人回答 好像 製造 淺景深 就是 立體...(恕刪)


+1
所以我才說淺景深毋寧只是空間感, 立體感本身還是要主體立體才有用,
有淺景深閃燈狂打把人打扁了一樣只能空間感而不是立體感.

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反差低些, 階調變化細緻些, 更能帶出主體在表面上的曲折和變化.

一昧只說用大光圈用FF光圈全開拍, 真的是太有廣告嫌疑了~ 也太 "機器比人強" 了.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ガンニッピ~ス wrote:
是實力所致、還是50mm f1.4G的原因 (恕刪)


絕對是任何50mm 1.4的實力, 但不一定要1.4G.
空間感要靠的實力, 只能是靠圖構圖取景的實力, 不能靠拍攝時的設定和曲線.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JOJO117009 wrote:
主題明顯 跟 立體感...看很多人回答 好像 製造 淺景深 就是 立體
這樣說法 是不對的(恕刪)

非常好的敘述~!小弟十分認同~!
回到樓主的第一張圖來說分析幾點
這個景是個大景 而主體在偌大的景裡雖渺小卻很有份量
拍攝者將主體景深控制的很好 (主體的前與後都在景深範圍內)
主體之後的範圍漸層式的虛化 但後景仍可辨認而不是奶油味
重點是主體底部要出現 才能跟上述一體化

漸層虛化


主體完全景深
我也來貼一張好了
這禮拜我朋友結婚幫拍
不曉得有沒有符合各位所說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