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kermaker1127 wrote:
不同廠牌同樣CMOS的機種,拍的RAW檔就都一樣了,這明顯不合理
data 一樣,但 metadata 不同,包成的檔案格式也不同。
官方解 RAW 軟體當然會在解 RAW 的時候套用上自己的色調,就算是第三方軟體解 RAW 時,也會針對 metadata ,套用上不同的色調。譬如說 Lightroom, DxO Optics Pro 都會如此。
不知道哪兩台不同家的相機用的 Sensor 是相同的? 有機會的話可以做做實驗。各拍一張,用第三方解 RAW 軟體處理,關掉色調套用的功能後,看看顏色一不一樣。
亮哥+ wrote:
RAW檔在N家自己的軟體色彩就很正確,用其它軟體開啟往往就變調.
這跟 RAW 有沒有經過 IC 處理一點相關性都沒有。
學過數位影像處理的都知道,對圖像套用上任何 tone mapping、後製都會使部分資訊遺失。IC 對 RAW data 做任何破壞性處理都是很不合理的,拍 RAW 就是要後製彈性,要盡量保留所有拍攝時的資訊。因此,相機對 RAW data 的處理,通常就是減少 bit, 非破壞性壓縮,或長曝降噪這種而已。
Expeed 2 所說的「This achieves higher-performance noise reduction, improved color reproduction, high-speed image processing and enhanced movie-processing performance」,排除掉跟影像結果無關的 performance部分,只剩下了 improved color reproduction。
improved color reproduction 在這裡是指加強了 D-lighting 的色彩保留。用第三方軟體處理過 Nikon RAW 檔的應該都知道無論 D-lighting 怎麼設,RAW 拍出來看起來都一樣的。因為 D-lighting 一樣不會對 RAW data 做任何變更,只是在 metadata 中做個標記而已。原廠軟體看到那標記就知道怎麼處理,而第三方軟體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就直接忽略。
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套用到小弟的 S5 Pro,拍攝的時候可以設定 dynamic range 是 100% 200% 400%。不過拍出來如果用非官方的軟體解 RAW,就完全無效果,無論設定設什麼看起來都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