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曝光不錯的照片來比較,縮圖後原始的細節部份又看不到,當然就看不出差別了!RAW的優點除了原始大小的細節較多以外,曝光後製調整也比較有彈性。比如曝光過度的highlight區域,RAW檔還可以在軟體中降EV找回細節。如果直接拍JPEG,就很難處理的像RAW檔那樣自然。且JPEG在機身轉存的過程已經損失一次細節,如果後置再存JPEG檔,就再破壞一次。RAW檔就可以簡單後製轉存JPEG,或者先轉TIFF再後製,得到的JPEG檔都僅破壞一次而已。如果拍照完都只看縮圖,也不後製,那當然看不出JPEG與RAW的差異,那像素就設兩百萬就夠了,再輕鬆點其實拿小DC就可以了。如果都花了大錢買好鏡頭、出門都背一大包、仔細構圖才按下快門、看書學習攝影和後製技巧、為記錄感動的一刻或表達心中的想法,那當然就要拍RAW來求數位照片的最高品質。
三月魚 wrote:在來一組比較圖好了,...(恕刪) 響應猜猜樂(因為都沒人要猜...)前一篇日出(還是夕陽?)我猜上面是jpeg下面是raw後一篇綠色植物也猜上面是jpeg下面是raw我不是亂猜的 可是猜對再問我怎麼猜的啦 猜錯就算了我自己以前參加外拍都拍jpeg(又不是誰,幹嘛拍raw)現在拍女朋友都拍raw(女朋友當然高規格對待)對我來說 如果是攝影新手 愚見以為還是要拍jpeg我贊成一張照片的誕生 前製與後製是同等重要的raw後製空間大 曝光不準可以調 色溫不對可以改但很有可能養成【拍不好回家修就是了】的習慣(像我就覺得自己有退化的跡象...)jpeg後製空間小 反而可以壓迫一個人要在前製時就要拍好 不能失敗總而言之小弟還是贊成 前製能做到的 就儘量避免後製做吧 淺見
ptc0218 wrote:總而言之小弟還是贊成 前製能做到的 就儘量避免後製做吧 淺見 其實拍jpg也是算也有後製,就是相機幫你做罷了! 煮出來的好吃的話那就吃吧! 但如果不好吃的話生米已經煮成飯你想再改就不容易改了. 拍RAW的話就是相機給你生米,你可以慢工出細活去好好的煮. 但跟煮飯不同的是這個RAW生米是一直在那裡的,你自己就算煮壞了還是隨時可以回去RAW檔再煮一遍,煮不完的. jpg檔如果一煮再煮最後就煮臭了! (畫質會隨著反覆的修改儲存而逐次衰減).
這是個人先決問題,國外攝影師可能連R255 G255 B255和R255 G255 B254的差別都能從他們的螢幕分辨出來,而且要給客戶的東西,就是工作,態度、細節都不能馬虎,當然也要有後製的寬容空間,或許你想說商攝都是用鏡頭能移軸的大片幅相機來拍攝,才能矯正變形,但也要看該攝影師的服務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