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PSC換成全幅, 銳利度是否會表現得更好?


ssword wrote:
這種會造成爛鏡+高畫素機身=高解析結論的理論...(恕刪)


這件事情,還真的是如此...Zeiss博士都這樣說呢
fake802 wrote:
這件事情,還真的是如此...Zeiss博士都這樣說呢


所以蔡斯博士決定不做鏡頭, 改做超高畫素感光元件機身?

您知道的多, 且別笑我. 何不分享一下?

ssword wrote:
其實我不認為DxO有...(恕刪)


很可惜,DXO如何normalize,並沒有提供出來,但是就各鏡頭的結果論,是有normalize的,這也是為什麼比銳利度,在DXO的測試裡,同顆鏡同放在FF和APS-C上,FF結果較好、同顆鏡頭放在同片幅,但不同畫素,畫素高的較好。其他的測試網站,都無法提供這樣的結果。

畫素提升是一定會提升整體解析度的,大部分鏡頭都一樣,E16才比較像個案,一來這顆鏡頭的光學的確不優,二來周邊畫質可能因為斜射光而被影響,但是中央卻比較不受影響。

如果覺得fake802的測試圖太小,可以上SLRGEAR下載原圖,可以拿FF跟APS-C或M4/3比,兩張圖縮到一樣大小,FF會較優。

同一顆鏡頭裝在不同解析度的 sensor 上拍照,可能會變得更好,但也有可能變得更差

若鏡頭解析力非常強,那麼就需要更高解析度的 sensor 才能發揮鏡頭.
也就是 sharp lens@24MP > sharp lens@16MP

若鏡頭本身就差,連低解析度 sensor 都無法滿足,接上高解析度的 sensor 只是更放大缺點。
這時反而 poor lens@24MP<poor lens@16MP


另外一點,目前測 MTF 的方法,都是拍黑白線條,這在某些情況下測出來會有大誤差
簡單圖示,用兩種 sensor 裝相同的鏡頭拍相同的東西






sensor A 的畫素密度剛好 match 鏡頭所餵的訊號.
sensor B 雖然解析度較高,但感光所得的結果反而比 A 差
ssword wrote:
A鏡 + 14M = 2419LW/PH
A鏡 + 24M = 2782LW/PH
B鏡 + 12M = 2515LW/PH...(恕刪)


雖然不是問我,但是根據我的理解,
A鏡+24m的解析力最高
B+12m跟a+14m就很難講,因為感光元件不同,所以可能連排列方式都有差異,
如果用了不適當的raw軟體,則很可能豬羊變色達到不同的答案,然而
單純參考結果的話,B鏡+12m的解析力還是多了近4%

我也簡化一下我的問題好了,請問
D7000+24mm f/1.4在f/2.8時,邊緣lwph=1875,您的看法是邊緣百分比1875/2900 = 64%
D3x+35mm f2d在f/2.8時,邊緣lwph=1891,依照您的算法則為邊緣百分比1891/4000 = 47%

所以如果依照我的看法,1875顯然跟1891的差異小到不論多大的檢視都難以分辨
但是依照您的看法,則是打槍打到見骨?

以下是55%的縮圖,大概是在30吋螢幕(2560X1600)上全螢幕觀看的大小


我一點也不覺得有哪個被打槍到見骨。

Zeiss博士主要談論的點就是...網路上常談的一件事情,
\*感光元件已經超越鏡頭的解析能力,所以沒有意義*\
他就是要說意義在哪
Zeiss講古 第11頁

設計為80lpmm跟160lpmm的兩個鏡頭,在59lpmm的感光元件及84lpmm感光元件(搭上80lpmm的鏡頭就是所謂的好機配爛鏡)上的表現
seal1647 wrote:
很可惜,DXO如何n...(恕刪)


從結果來看,我不認為DxO有做標準化,因為測試結果是總有效解析像素值
這就直接受到機身的總像素值影響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從結果來看,我不認為...(恕刪)


我表達有誤,應該說,DXO是針對一個系統做評比,確實受到機身片幅和畫素影響。

如果,我要看E-M5+DG 25/1.4和NEX7+35/1.8的差距,我會看DXO。
可是,不見得能得到35/1.8比DG 25/1.4好的結論。
DxO 的測試結果有時很奇怪,而且跟不少人的使用經驗不同.
一來網站上沒有任何實拍圖,二來評分加權完全隨他們自己高興.
基本上,像 DxO 這種黑箱作業出來的分數,我都是看過笑笑而已.
其他評測網站任何一張實拍圖的參考價值都大得多.


DxO 的數據,20/1.7 裝在五年多前的 G1 12MP,銳利度還強過拿掉低通的 16MP GX7
從其他網站隨便拿一張實拍圖出來都能打他臉.

tyf000 wrote:
DxO 的測試結果有...(恕刪)


1. DxOMark score設定的測試環境特別強調低光源表現,所以光圈大的鏡頭佔便宜
而Lens Metric scores就不在同樣的測試環境,所以兩個分數並不是正相關

2. 我剛多查了幾個鏡頭的數據,搭配GX7的解像力都特別差(甚至可以差到4P-Mpix)
我同意這很怪,應該是DxO對於GX7的資料處理出了問題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tyf000 wrote:
DxO 的測試結果有...(恕刪)


可能法國人生性浪漫,做出來的評測也...(誤)

我也覺得怪怪的,為什麼同顆M4/3鏡接在P家機身,在銳利度上,都比接在O家機身差...
就算O家機身會自動銳化,差距也差太多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