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問蒼天。。。話說,某一天,我跟著香港的伍振榮老師上山拍猴子,作為他寫評測之用。結果沒有讓大家失望,當時漫山都是猴子,而這幅圖我用了比較特別的方法拍攝。Z7 + FTZ + AFS300/4,M模式 + Auto-ISO,小區域對焦區 + AF-C +人臉辨識,使用觸屏拍攝,ISO3600 + f/4.0 + 1/1000秒,平均測光,-0.3級曝光補償。當時我見到一群猴子在路邊吃得不可開交,由於人類身体較高大,我又想採用『主角視線』作為構圖軸心,於是我打開了Z7的翻轉屏幕,並觀察猴子們有那隻有我想要的表情和動作。結果在猴子群中看到這圖片的主角並沒有進食,眼見他看著天空的一剎那,果斷地點觸屏幕連拍三張,取用其中一張。後來才發現,原來他的孩子死了(後來她拖著死了的孩子屍体跟大隊離開了。)。有說,人是萬物之靈,而眼睛則是『靈魂之窗』,從這圖片來看,這隻猴子媽媽的眼裹像有無數的問題在『問天』,隱約覺得,她是在問天『為何我的孩子死了?』。。誰說動物沒有像人類般的感情?圖片是4K壓縮,可以點擊放大看細節,在ISO3600的狀況下,Z7的解釋度還是有點強的。
irontheone wrote:只要有相機在手,很喜...(恕刪) 手動鏡高手!!看樓主的文章學習好多。 想請問超焦距是不是還不是最清晰的,因為有的時候我使用超焦距,放大來看還是要左扭一點右扭一點 才是最清晰的。
牙籤鄭 wrote:手動鏡高手!!看樓主(恕刪) 超焦距其實是很清晰的,尤其是『絕對合焦』的範圍(即是在你沒有注意到真實的對焦距離時,其實圖中某一點正是你的實際對焦距離,而這範圍內就稱之為『絕對合焦』範圍。)。。但是,相片糊掉,其實涉及因素頗多的,主要就是手持不夠『穩定』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手藝問題』,例如很多人都習慣下意識的『一按完快門馬上縮手』,其實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手部肌肉的軟硬程度的變化速度,是會影響拿著相機的手部穩定的,這會導至就是高速快門也可能把相片糊掉的,正確的做法是按完快門之後,定一定神才放鬆手指,這有助緩解可能出現突如其來的彷動問題。又例如呼吸問題,在你按快門一刻不注意突然呼或吸氣,都會影響穩定性,正確做法是,在按快門前先深吸氣,定一定神再按快門。當然,最普遍問題就是『安全快門』問題,但每個人的『安全快門』是不一樣的,雖然物理學有數式計算的絕對答案,然而人的体質卻絕不相同,所以,你會發現我特別喜歡相對較高速的快門而不理會感光度較高的問題,就是自覺還不夠穩定。另外,需要提醒大家一個道理——其實現在全幅相機在ISO400或以下,是很難分別得出畫質分別的,就是ISO800也不一定容易察覺,真正的分水嶺其實是在ISO1600和ISO6400。所以,放心地提高一點感光度去遷就『安全快門』吧。。最後,雖然全高清看細節很過癮,但是不能夠『濫用』的。。我經常會使用『陷阱對焦』和『參考/替代對焦點』去保証一定的景深寬度而不會把所有畫面細節都表現出來,因為前後景的模糊,是絕對有助把主体分離出來,使主題及焦點更加明確。
牙籤鄭 wrote:手動鏡高手!!看樓主(恕刪) 如果你有使用泥坑數碼配手動鏡,或者這編文章能幫到你——Nikon數碼單反手動對焦的秘密這是我發表在香港攝影雜誌的小作文,希望能對你使用手動對焦有概念上的提升。再附實操說明圖一張。留意,是偏向遠焦端的長亮才是準焦哦(泥坑的操作跟箭咀是相反的。),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正中間』才是準焦哦。。可能因為有這種認知誤差,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手動對焦經常不中焦,什至有一說法是『手動老鏡無法餵飽高像素相機』,結論就是在電子合焦燈之下很難操作。。老實說,以我長期操作的經驗來說,並不比以前的裂像或者錂形對焦及無反的峰值對焦來得慢。。一切都是從練習中固化技巧到底有多深的問題。。然後,我的結論是,在『絕對合焦點』之下,手動老鏡的解像力並沒有坊間所傳的那么差勁就是啦。
irontheone wrote:如果你有使用泥坑數碼(恕刪) 哈剛剛有去看了確實讓我功力大大提升包括 善用M模式+ Auto-ISO的應用,讓你更容易拍出好照片!如何拍出銳利照片?小編分享高快門拍攝的心得!感謝不藏私數據不過z系統對於手動鏡只能夠用峰值對焦 沒合焦指示燈了,真的很可惜,ftz 也無發紀錄non cpu鏡頭的光圈數據,現在看起來DF真的是一台神機,有機會我也來入手.
牙籤鄭 wrote:哈剛剛有去看了確實讓(恕刪) 互不藏私,才可以讓人也給自己進步的空間嘛。。攝影界部份行為實在不可取,就是總是留一手,什至極端者會自己拍完的題材會把他毀掉,這到底有多自私才會做到的呢?大家明白我說什么就好了,只要領會,無需過份發酵。
irontheone wrote:互不藏私,才可以讓人也給自己進步的空間嘛。。攝影界部份行為實在不可取,就是總是留一手,什至極端者會自己拍完的題材會把他毀掉,這到底有多自私才會做到的呢?大家明白我說什么就好了,只要領會,無需過份發酵。 還好我都沒有商業上考量,也自認自己拍的沒什麼多可貴價值,全部都是開放的(不過好像也沒被選用過)。每年都為自己家鄉大大小小學校拍畢業典禮,當天三個學校同時進行,只好切割時間趕場。天下父母心,全神貫注在自己兒女上台的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