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發表】Nikon Z7/Z6搭載5軸5級防震、4570萬畫素、493對焦點、同時推出4顆鏡頭與FTZ轉接環,Z7機身售價12萬新台幣!

數位時代的接環通訊協定複雜很多,從M43開始,新接環不只是都是EVIL,也承接了M43開始多出來的一些新功能,例如數位修正參數放在鏡頭裡,PDAF、CDAF可混用,機身、鏡頭雙重防手震等,這些很多跟LV息息相關的功能不是底片接環先天可以做到的,也需要新的通訊協定。

所以逆向工程不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新接環不開放至少也要跟原廠買授權才有機會完全發揮,我相信Nikon不至於連授權都不願意。

Canon在1987年改EF接環不只是把接環放大,改用電子接點而已,他也看準了先一步數位化的錄影市場,成就了EF接環至今在數位攝影與錄影的地位,現在最完整複製Canon模式的就是SONY了,這兩家在專業錄影市場的影響力不是Nikon可以比擬的,加上對接環是採取完全開放的態度,吸引了一堆相關廠商支援,Nikon如果真的想在錄影市場建立影響力,就要好好想想了。

goodpig wrote:
這裡是網路討論區,...(恕刪)


其實真的很可笑!

1、網絡原來就是任意罔為的場所,可以肆無忌旦毫無邏輯,更加不需要禮貌!(所以S家可以隨便串門而樂此不疲?)

2、原來提出問題是不需要向別人解釋的,那又何需發言?發言目的為啥?

既然你不忿於別人說你『股票ABC的小孩』,你大可以提出理由啊,正如你說的,網絡世界有的是自由,既然不打算回應,又何必當初的發言呢?
真的很奇怪的邏輯。。

irontheone wrote:
其實真的很可笑!1...(恕刪)


說到品牌, 每次總是很引戰的.
算了吧, 股價話題留在財經版, 這裡說相機好了.
nikon_user wrote:
可惜,jenhoxen大的不接 S,原來C有開放。


其實當初是有動念不然買A7R2來轉接那兩支C家特有鏡頭吧,所以才有借用A7R2的往事;不過如果買Sony機身,總會期待多發揮一點功用,比方靜音快門拍舞台表演,以及錄影。這就牽涉暗處AFC追焦的能力、以及橫紋或格柵出現的頻率,還有始終搞不清楚的接環問題。總之最後覺得算了,少數需要時去租Canon機鏡好了

irontheone wrote:
原來提出問題是不需要向別人解釋的,那又何需發言?發言目的為啥?


證明自己卓越啊!你再怎麼講尼康有多少優點,相機部門就是賺得少,咱宏觀,談趨勢、股票、投資、佈局、報表、數據....怕了吧

jenhoxen wrote:
證明自己卓越啊!你...(恕刪)


剛好進入我的專業範圍,嘿嘿。。。

反而聊電子技朮,是本窮完全空白的領域。。

irontheone wrote:
Z7用家實際測試,有沒搞錯,副廠死馬竟然對焦快過原廠F鏡轉接?


真正意外!就不知轉接需要調焦嗎?它還是用相位,不是對比式(找到最清楚來合焦)
FTZ轉接環(轉接環該有通訊協定晶片)會不會刻意放水,讓副廠鏡頭相容更好並且不必更新韌體,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好處是除了自家的鏡頭外還增加額外的副廠鏡可用。
jenhoxen wrote:
真正意外!就不知轉...(恕刪)

轉接有趣就在這裡,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
很多C鏡轉接S後比在C機身還快還準
也有不少職業用家用轉接接案

但Z機還沒正式發售
很多轉接的細節或現像要大量試用過才知道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