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攝影人,我們總是有一個煩腦。。每當我們想在行山時拍下影像作為回憶或紀念,總是遇到一個難題——要么使用輕便的旅遊鏡卻光圈不夠大,經常要使用更高ISO去抵消光圈的不足,卻又讓畫質不佳、噪點大增。要么使用更大光圈的鏡頭,卻換來要么焦距過短、重量過重的壞處,更嚴重的是,可能因為焦長而不得不縮光圈,結果又走回提高感光度導至畫質不佳的巡迴。雖然,ETTR並非新鮮事,也可以說是伴隨著數碼攝影而生。雖然原意是為風景攝影而操作,但作為解決『郊遊』時遇到的攝影難題——或者沒有外置閃燈加持下的近攝作品,也許ETTR是另類解決方案。。繼續ETTR + 高感光度練習。D500 + Sigma100-400 OS HSM,M模式 + Auto-ISO,ISO2000 + f/11 + 1/320,平均測光,-1級曝光補償。需要說明一下,原本的『曝光補償』概念,是要求『正常曝光』的操作,然而在使用ETTR拍攝時,卻是『保持』過曝不超過1級EV為準。然後在後製時,理論上不處理暗部細節,只著重亮部細節回復,後製並不需要再做『曝光調整』——以前我經常說,使用不同的『風格檔』或調色後,必須要做一次曝光調整,才能有好的效果。但在ETTR+高ISO拍攝時,應該盡量避免再調整曝光量為較佳的選項。在這種技朮和操作加持下,有以下兩個結果:1、我們再不需要強求鏡皇+大光圈定焦,而是自由使用重量更輕、焦距變化更大的大變焦旅遊鏡。2、可以硬性使用更佳『景深』的f/11光圈並保有較高的快門速度,以增加拍攝成功率。如此,將會更加適合行山拍攝沿途風光和近距拍攝花草樹木昆蟲小鳥。
『早起的鳥兒』大家早晨,大家總是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每天在我家後山的石岩邊總是有一群麻雀找吃的(時間總在7~8時左右。),這引起了我想長期拍攝的興趣。。D500 + Sigma100-400 OS HSM,M模式 + Auto-ISO,AF-C72點輔助對焦,ISO720 + f/11 + 1/320,平均測光,-0.7級曝光補償。雖然說是ETTR練習,但這圖的曝光補償參數是錯誤的,原因是剛從林裡出來,一下子沒侈正過來。但原理上,就算是在大太陽下,ETTR下的感光度仍可以沖上ISO1000以上的,這也可算是我經常說的『就算是大太陽,感光度也可以沖過ISO1000』的註腳了。對於高感光度拍攝的門檻,我們應該不再悠疑,這必定會放開大家的創度維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