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osa2u@gmail wrote:我都不知道 N 家...(恕刪) 您是P+C雙機流吧?您說什麼比較大片幅是在說未來要出的645D嗎?這樣說比較快...出了有錢買嗎?光機身30幾萬...搭上鏡頭那個重量....我只能說讓人敬而遠之啊!!再說C.S也沒有如此大片幅的機身阿...怎麼不見你拿出來砲?而P.O家的機身防手震技術也還沒達到全片幅...相信645D更做不到C家也同樣沒機身防震的說...N家機身有一個傳統就是...功能能撐很久不被淘汰...但是入門機不好跟價格是它的缺陷...至於鏡頭...P家的鍍膜是真的還不錯啦!!但是連SONY都被說小眾了...比SONY市佔率更低的P家鏡頭更是難買...要不要去跟執行長反映一下呢?C家的L鏡有好很多嗎?24-70也不是被適馬的PK的很慘...S家的蔡司除了散景有蔡味之外...抗耀光&鬼影水準還是不夠高~就您所說....中低階沒有機身對焦...那是N家的策略不予置評可您怎麼也不說C家沒有每台機身都有對焦點測光呢?再說...有機身對焦就不會拉風箱嗎...相信我不用舉證到C家討論區也是看的到!只挑缺點講大家都會...還有我只知道...高手也不是每次出們到哪邊都用測光表在那邊量阿量的~~跑來跑去...那多累啊!!
個人感覺手機出很快已經追殺到720P了明年說不定趕上1080P單眼機身基本配備要再提升了有錄影會比較方便也省了DV空間配備等支出不過就是一般家庭使用.出門少帶一樣會比較輕鬆現在若買D90.過些日子後繼機如果出來那才是折磨手機進步快是因為非常普及換一次約就換一支新手機所以這麼快就殺到720P10年後會不會有一天NOKIA要出手機小單眼相機
formosa2u@gmail wrote:我同意樓上的說法 ,...(恕刪) 那不曉得NIKON得怎麼做,才可以滿意?看看從D40到現在D3000,對焦系統從當初3點到現在11點,如果不取消一些東西,那上下機機種有何差別?D90和D3000如果不拿掉機身馬達,這兩差別大嗎?就算是D300和D90都會讓覺得,差異不夠大,如果D300不多個AI那還有多大差別!而且會拿掉機身馬達,那只是NIKON更新比較慢,所以看到這個過渡時期,否則新鏡哪來AF鏡,都是AF-S鏡(PCE手動鏡除外)今天NIKON不是像CANON那樣,直接宣佈FD死刑方式,來直接宣布AF鏡死刑,然後重新一個個AF-S鏡頭!另外老鏡支援問題,就和前面一樣,都只是過渡時期的東西,難道今天為了舊包袱,全部機身都要殘留過去支援,而且這部份族群也不是公司最大利益來源,能留一條接環的路,與有機身支援就不錯!EOS支援FD嗎?PENTAX支援度不錯,但下場呢?講白一點,後面日子是越來越難過,成本是越來越難減,廠房也慢慢往泰國、大陸等地區移動,為了少數幾個老鏡客戶也開放幾個機身,就除了NO-AI只能上D40等入門機身外,難道還不夠!另外對MF鏡來說,CANON和NIKON有何差別,只要鏡後鉅夠短,怎麼接都行,反而NIKON還會因為卡在自己測光、光圈控制機制等,反而通用性沒那麼大,最後結果是就算NIKON全部支援老鏡也沒多大好處,因為CANON還可以接更多其它家鏡頭!
快樂的鼓手 wrote:個人感覺手機出很快已...(恕刪) 何必等呢?手機的便利性是沒有產品可以批敵!當這個東西是可以用手機做的話,用DSLR只是讓她解析或畫質更好!但今天只是1080P也沒多大畫素,為何一定要用DSLR拍?NIKON DC也有1080P!DSLR是在於可用鏡頭交換性,以及在各ISO下(微光下),這些硬體上優勢是無法用科技蓋過!今天就算NIKON DSLR已經有1080P 120FPS等,在隨拍部分,肯定是拿手機的錄影來進行,稍微要一些動態動作錄影,就會拿DV來拍,而如果是要電影作品的話,就可能用DSLR規劃進行拍攝!就像為何有50 1.8還需要18-135鏡?有DSLR應該會有的觀念,就是旅遊鏡、定焦鏡與高階變焦鏡之間差異一樣,只有在什麼場合適合那顆!DSLR就比較像大三元等高階變焦鏡,體積大小與畫質都是頂級,但比不上定焦鏡(DV或HDCAM)輕小好襙作,也不像旅遊鏡(手機)便利性那麼好!
NIKON笑不出來 CANON(恕刪)----------------------------------------------------------------------------------------大家都誤會樓主意思來NIKON笑不出來CANON,是說NIKON藏在心裡偷笑CANON偷笑CANON機身品質、操作介面、移焦問題,一直沒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