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VR SN 2011*** MIC 次貨???????????????

OLYMPUS所有的機身都是在大陸生產,看看以做工優良著稱的E-3,E-P1,E-P2,要怪也得怪尼康的品管吧
My Blog: http://www.ecart.cc My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qinling Q
為什麼移去大陸,不移來台灣?!

不但要我想想原因

而且預設的答案居然是因為大陸人工藝較精良

真會說大話

我還是要提一下

這隻鏡頭當初根本不該買單的

現在螺絲花了,改天故障送修,經銷商賴給你,說你自己不當拆修

那不就欲哭無淚
~~~~~~~Nothing~~~~~~~
還好我跳到SONY去了 最近被CANON SONY夾殺
機身被打趴
連鏡頭都這樣的品質 ..........
呆布下去啊
哀哀哀哀
這跟產地有關係嗎?
這是瑕疵品
不管在哪裡生產,負責的店家、公司根本就不應該把這樣的商品賣出門的

上面已經有大大提過,QC負責品質管制,出品這樣的產品當然該打屁股
但是賣出這樣的商品,這家店家可能也有問題
不太可能這樣狀況的東西賣家不知情,那這賣家也太不專業了

不過,我是覺得
開版大大去買這麼高價的產品的時候
好像也有點高興過頭了?
這是外觀吧
應該會檢查到的,不是嗎?
拿到東西,看看外觀,操作操作看功能是否正常
這不是一般消費者都會做的事嗎?
現在買鏡頭不是還流行
會測“移焦“?
還看“鏡頭入塵“?
樓主不認真喔


開開玩笑
別生氣喔

樓主應該第一時間就把這支鏡頭拿會去給店家看,聽聽他的意見
如果不願處理
水果報報一定會有興趣的
不管是店家還是廠商,都會勇往直前的去處裡這種事情的


真的
跟產地無關啦

真的
zactimce wrote:
其實有委託"中國"製...(恕刪)

依我自己的經驗,他們說ok的東西

也大概只有80~90%的良率,拿回來自己還要Q一次(我們東西賣日本)

日本要求的是100%良率





看到這裡我笑了,哈哈哈
人工便宜,原料還是一個價,這樣假設不太合理。

另外同一個店連出四個瑕疵品,其中兩個是螺絲擰過了,這樣的不良品率高得有點過了。有兩種可能

一是剛移去大陸,工人還不熟悉機器,QC還沒熟悉環境等等,這個就是所謂的浴盆曲線的最初階段。

二是別的原因,可以自行想像



zactimce wrote:
其實有委託"中國"製...(恕刪)
sengir wrote:
還好我跳到SONY去...(恕刪)

大大....NIKON的機身什麼時候有被SONY打趴了阿~~
我以前用SONY的機身怎麼都沒這種感覺~~
SONY不差...不過也不到可以讓自己機身覺得有比NIKON好的地步...
希望SONY的研發人員不要有這種錯覺才好阿~~
dic2arol.kiiing wrote:
今天在店家挑了4只,...(恕刪)

除了螺絲問題外、看不出來樓主說的哪一點算是有真相
至於螺絲、也不一定是工廠造成的
搞不好店家手腳不乾淨、給你維修良品或二手品當新品賣......

基本上工廠的SOP跟設備還有QC
只要做好把官、產地根本不是問題
如果到今天你還要看不起MIC、那你恐怕出門食衣住行樣樣提心吊膽
因為全球經濟圈裡MIC就是一種生產趨勢、除非有新的國家可以取代MIC的人力跟資源
不然MIC仍舊會在你左右、就算MIC被別的國家取代你也只會多一個亂嫌的對象罷了
MIJ就完美?至少我玩向機超過18年沒這種感覺、MIJ有問題的東西也多的事.....
當相同的鏡頭一個MIC一個MIJ 價格一樣,你會選哪一顆??覺得MIC MIJ 品質都一樣的人想想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