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00的入塵可能來自於快門簾周遭的縫隙

bis0815 wrote:
原來不是翼龍啊......(恕刪)


哈哈~我已經點塵點點到煩了

所以那張就沒點了

那張是F20拍的

可以放大到2048看,左上角大約有6個塵點~前一天才去清CMOS...Orz

去了五天四夜墾丁...

當然回台北就更誇張了,大約50個塵點吧....都沒在外面換鏡頭...都在民宿裡換
這跟產地應該沒有直接關係吧

D90,D7000都在泰國組裝的壓

沒聽過這兩隻有很容易入塵的狀況

希望原廠能想個對策

否則以後要入手FX

似乎也只能衝高階機了
Welcome to my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ichael26206/

猿猴 wrote:
我己經請好特休了.當...(恕刪)


我大約7點左右會到

看你要不要一起

E93KING wrote:
5D II ?你真的...(恕刪)


5D2的機械性不佳
但是拍出的質感,個人覺得更勝5D3

liwin wrote:
哈哈~我已經點塵點點...(恕刪)


大大,到時我等你一下好了,我胖胖的,很好認,背一個小小的吉X佛斜背相機包.

剛才不久我己經發信給國祥了,說明星期五我還會過去一趟,同時並請他們來這個版看一下問題.

我不知道這樣做好不好.但我的用意是請他們自己來看消費者的反應,若有不妥請大家見諒.

另外,小弟目前不想開另一版專門來討論,因為目前原廠與代理商都尚未有明確的說明,我擔心
開新版的針對性太強,到時大家都吃虧.問題還是和平理性的處理最好.

不知道如果我是拿D600+本來就有內建膠圈的28/1.8G來搭配,會不會比較沒有這問題?
定焦沒有變焦的需求說不定會比用kit鏡入塵少?

smythe wrote:
不知道如果我是拿D6...(恕刪)

從這棟大樓看起來~
每個人的鏡頭種類不盡相同,甚是有沒換過鏡頭的>"<,但入塵的位置皆大同小異~
Mantissa wrote:
每個人的鏡頭種類不盡相同,甚是有沒換過鏡頭的>"<,但入塵的位置皆大同小異~


如果我沒猜錯,那個角落是快門葉片作動時掃動(風壓)最大的區域,葉片形狀從露出部分看似乎像百葉窗(平行條狀),其實是一組柄部長短不一的L形"鐮刀"狀物,固定在一個"軸心"上,軸心向一個方向轉時葉片收合,快門就開,鬆開就落回原本覆蓋的位置.因此在轉軸的相對側,葉片浮動的空間相對是較大的,也就是說灰塵有較大的空隙可以進出.
就看後續了,塵點如果本身是相機內部就存在的,那多清理幾次應該就可解決,如果真的是從外部進入的,那就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