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rt724 wrote:有看DPR嗎?Z7...(恕刪) 我有Panasonic GM1 + 15 1.7Fujifilm XA-2 + 23 1.4 35 1.4Nikon D850 + 1.8 各焦段Sony XZ2 P (手機)Sony PJ DV (攝影機)也曾經擁有過 Lecia M240請問一下,我喜好啥?我只覺得 Sony 對我而言,就像台灣的台積電就算全部高階手機的 CPU 都出自台積電台積電要自行創造手機出來賣,也不會如此的推銷自家產品呀?相機無反市場再過二年後,就跟電腦市場一樣我組個兩三萬的電腦,誇它效能有多好跟多好,結果每天只是在上網?效能早就超出真正的需求量買這些器材只是為了記錄自家小孩,平凡照片沒啥大作…之前銀大介紹我 RED,讓我知道原來真正高階機子在哪,就真正有個底了…這些機器再好或再不好,只要能將它操到盡頭就好…看到每個版的討論,最後都有某家的影子,除了誇口 CMOS 好之外難到每個人攝影拍照都不需打燈呀?每次 ISO 都開到 12800 以上呀?
irontheone wrote:我是甚麼身份不用你...(恕刪) 我們正在討論「卡口大小與相機系統將來性甚麼關係」與「感光元件與卡口大小哪個對數位相機比較重要」。結果你貼出照片挑戰,是要證明"會拍的、拍比較多的就可以講歪理"是嗎?不然我們討論的焦點跟拍照多寡好壞有何干係?喔~是顧左右而言他,現代話叫"跳針",我懂了。喜歡哪個品牌其實無所謂,但有關相機的道理、事理,不能太過品牌意識形態化,不然一旦被認為講話"只有品牌沒有是非",話說再多人家也不信。比如你的Z7試拍發文就比任何人早,台灣都沒公布售價呢,你就發Z7試用心得文了。是甚麼樣的背景身分才會有這種"特權"?大家看了自然會去猜測想像,這不是要干涉你是甚麼身分,這是很自然的反應。所以你發言更該自重才對,不然反而有損Nikon形象。持平論述少講情緒話,說話論理要有憑有據,沒依據的推測可以說,但要含蓄些,這樣維護產品的利益效果會比較好一點 ---- 給i大的一點良心建議。
chris0202 wrote:如果在z6/z7之...(恕刪) 其實這裡有個問題,就是Z6還沒有實機出來,就是各路行家關系也是說『還沒摸到真機』。。。理論上Z6性價比較高,而且除了像素和對焦系統有降級之外,其餘還是未知數。當然,我也期望更高連拍速度之餘還有更大的BUFFER(因為像素低了,同樣大小的Buffer能拍更多的影像)。另外就是各種性能上可能因為這種『降級』反而獲得更好的『平衡』。但是,一天還沒有實機出來,一切也只是美好的想像(包括我自己)。PS。今天LX100 II的香港售價公布了,可以遺憾的說,未來幾年各大相機廠也會加價的了。再細想一下,Z7很貴嗎?我覺得貴,但也似乎一切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