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數位全幅時代來臨,但到底什麼是立體感或空間感 ??

Bryan大大,
就您的疑問回覆如下:

。淺景深,一樣是淺景深的照片,像荷花圖,有的像一朵真的花放在背景裏,有的卻像貼了一張貼紙上去,多看一些貼圖,可以發現還是不同
ANS:立體感的變數並非只有淺景深一項,
1.如果主題與散景的明暗能有明顯的對比可凸顯輪廓線條,加分
2.利用逆斜光或測斜光照射主題,讓主題有明顯的明暗陰影、輪廓線條,加分
3.用反差容忍度大的底片(正片),加逆斜光照射主題,讓畫面產生
極大的反差,但不會失去任何細節且層次表露無遺,加分
4.用可以在反差大的環境將細節色階表露無遺的好鏡頭,加分
5.用好的光線品質或透通度很夠的自然光照射主題,將細節色階表露無遺加分

符合表現立體感的變數越多,照片越有立體感



。深景深,以淡水河邊有船的照片為例,有的可以分辦遠船,近船,有的只是一堆船,可是感覺在同一平面上,
。片幅大小,小弟真的覺得,全幅機可以有較淺的景深,拍得較廣,低雜訊,可是跟立體感沒有什麼關係。
。底片vs數位,這方面的差異感覺相當明顯,以樓上那張吃燒烤的照片來說,就很能感覺到所有人與物的遠近感,至於原因,小弟還在從拜讀大大們文章中尋找,問題是,小弟不可能重新學習底片機啊,只能看爽

。鏡頭,這是目前小弟的寄望所在了,目前正在用力看,如果好鏡頭可以得到好的立體感,事情會變得容易一點,拿出01的精神就是了,萊卡機的貼圖很多都很棒,可都是底片機 ( 詸之音:拖去阿魯巴,講什麼廢話)

。構圖與光線,讓小弟拿幾個場景來儘量描述一下想法好了,以下是幾個場景類似,可是成品有異的例子
----奇萊大山的草原,有的有延伸到遠處的感覺,有的就是平平的
----人物,有的就像貼圖在背景上,有的就能融入在整張照片裏,換個方法說,像是有的浮出平平的浮雕,有的浮出立體的雕像
----二子坪,同樣的遠近感有差
----淡水河邊,一樣是遠望,有沒有延伸有差別


ANS:立體感的變數並非只有一項,符合表現立體感的變數越多,照片越有立體感
1.用廣角鏡盡其可能的貼近主題或前景(可能是地面、可能是延伸線的起點),
讓視角加大,加分
2.利用逆斜光或側斜光,讓開闊的地形輪廓線條可以突顯,
讓主題有明顯的明暗陰影,加分
3.用反差容忍度大的底片(正片),加逆斜光照射主題,讓畫面產生
極大的反差,但不會失去任何細節且層次表露無遺,加分
4.用可以在反差大的環境將細節色階表露無遺的好鏡頭,加分
5.透通度很夠的自然光照射主題,在反差大的環境將細節色階表露無遺,加分
6.找出延伸線條導引出視覺焦點及消逝點,加分
7.利用側順光拍藍天白雲,天空色彩飽和,讓雲彩有層次,是細節色階表露無遺,加分
8.在開闊的場景,讓天空的雲對地面產生陰影,加分
....................................................................................................還有很多很多


還是要懂原理,才能運用發揮

這篇文章不錯, 推一下, 我贊成相片中的立體感是光線造成的, 不只是光線夠而已, 角度很重要.

我覺得冬天是蠻適合拍照的季節, 因為太陽斜照的時間增加, 拍出來的照片也特別有立體感, 陰影變化也比較明顯.



麥克888 wrote:
Bryan大大,就您...(恕刪)

我比較好奇的是正片寬容度大是哪聽來的
我的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su4886/a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