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好攝網架了攝影棚,因此到處找關於燈光的應用,才發現有許多可利用的器材來達成特殊效果

攝影棚的器材也是另一個錢景深,買都買不完

也因為如此,常常三兩頭就跑廠商問器材和借器材測試,看到了很熟悉的四葉遮片,但~

卻不是裝在棚燈上的,蝦米!!竟然是裝在外閃上的,這可是暨碗公後又一傑作,不知道會不會再度出現山寨版 = =

這四葉遮片簡單來說就是控制光線的方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下圖,四片黑色遮片可以180度的開合,透過開合的角度

用以擋住光線的路徑,來達成拍攝者想要的效果,組合起來一整個壯觀~



正面照



緊接著我們來看看透過四葉遮片拍攝出來的效果,下面這張照片,我是將上下兩遮片凹成只露出 一 的形狀

左右兩邊則平行蓋住左右兩邊的空隙,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娃娃頭頂和身體的部分都沒有吃到光

閃燈透過遮片會打出如 一 的光線線條,這....就是那道光~



緊接著我們把左右兩遮片向內凹成 | 的形狀,上下遮片則蓋住空隙,於是橫的光線變成了直的光線閃出

透過四葉遮片很輕易的就可以營造出特殊效果,而且效果還很不賴,如果配合無線觸發配件,運用的效果更多




接下來這有如巨大甜筒的東西,就是傳說中閃死人不償命的束光筒,對於棚燈這也是基本款

束光筒顧名思義就是要集中光線,束光筒的前方還配備蜂槽罩,讓打出來的光線柔和一點,不同孔距有不同效果喔




正面照,是不是雄壯威武阿,帶出去外拍嚇退其他攝影師,又能吸引MD的目光,真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阿





這會,請出了派大星來支援,這束光筒的集光效果比剛剛的四葉遮片更為驚人,而且打出的光線是一個圓形

常在婚禮或晚會上看到這款圓形的聚光,人客阿 ~ 就是類似這種效果阿,是不是很有趣



綜合以上的測試,其實都是在利用不同的道具來製造出不同的光線,光線的角度和使用,會是決定畫面氛圍的關鍵

以上測試給大家參考,有誤的部分再請大家指正



其他作品
文章關鍵字
機頂閃出力不夠
棚拍小物或臉部特寫這樣搞是OK的
(誠徵勇士帶出去外拍 )
所以要發展成流行品、變成有山寨版...我是覺得還有段距離

感謝分享,DIY的真是有創意跟趣味


arno0807 wrote:
束光筒


對貓來說,這個是拿來打髮燈的道具,可是,貓後來發現,其實,拿無影罩來打會出現有趣
的天使光暈,所以....後來貓就偷懶拿無罩來用@.@
版主的鏡頭.....是不是操很兇阿...
好像發霉了...
arno0807 wrote:
最近因為好攝網架了攝...(恕刪)


感覺好酷喔~~~

又讓我上了一課了!!

ps:鏡頭是sigma 17-70嗎?

稍微擦一下會比較妥當喔~~
木村拓窗的攝影天地--- http://www.wretch.cc/blog/q8026515
800前端附著這樣重的附件, 應該很容易掛掉吧
Clement0314 wrote:
機頂閃出力不夠棚拍小...(恕刪)


原來如此,應該在多做其他測試,廠商那邊後來告知說這要架在腳架上更能發揮功能


就是西米露 wrote:
版主的鏡頭........(恕刪)


那是sigma的通病阿,用久就會這樣....我也不願意阿


搖滾客 wrote:


感覺好酷喔~~~...(恕刪)


鏡頭是sigma 18-50mm F2.8這顆


愛玩的野孩子_阿嘉 wrote:
800前端附著這樣重...(恕刪)


其實重量不重耶
http://www.wretch.cc/blog/arno122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