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去賣場採購,順便看一下3C賣場,發現架上有展示Nikon的三款單眼數位相機(真的要買數位單眼,去3C賣場會不會有點不專業?光是機身以外的週邊就很難有現貨可挑選了....),當然就給他好好看一看,架上有D3000、D5000和D90,三台都是裝KIT鏡(其實國祥的官網上就有資料,那賣場只是去批了這三個款式來販賣),然後每台相機前面當然有價目表及相機性能簡易版解說,看過之後只覺得D3000的規格是最低階的,沒有防手震及記憶卡不支援SDHC規格,只是我一直看著那個KIT鏡,上面打著VR字樣,因為之前都是在注意Canon及Olympus這二家的相機,Nikon是我同事鼓吹我和他一起去買的提案(目前還未到執行階段,錢是最大問題....),所以我對VR這個功能在現場就搞不清楚了,看了很久終於去請教剛剛結完帳的服務人員,他的說法是只有D3000沒有防手震功能,也不支援SDHC記憶卡,接著再交換一些買數位單眼要注意的事項,我就打道回府了。
當然回家後,就是開電腦上Nikon官網查資料,結果是,D3000裝的KIT鏡上的VR功能就是防手震功能,記憶卡相容SD及SDHC規格,所以呢....
但是國祥官網上對於D3000並沒有詳細資料可供查詢,真要看詳細資料還要去Nikon的香港分站才看得到....
隨附的KIT鏡頭上面一堆專有名詞,也需要上網搜尋才知道是什麼,在Nikon鏡頭系統標記閱讀這個網站可以看到已經整理好的資訊。

AF-S DX NIKKOR 18-55mm f/3.5-5.6G VR 鏡頭
===============================

AF-S代表這顆鏡頭為內置SWM(降噪波形馬達Silent Wave Motor,就是俗稱的超音波馬達)對焦馬達的自動對焦鏡頭,F90、F4以後的機身與其衍生的數位機身才有支援。
DX代表這顆鏡頭是Nikon D系列數位機身專用,用在底片機上可能會出現暗角(或是更高階的全片幅數位單眼也可能會出現暗角)。
NIKKOR,Nikon專屬的鏡頭設計廠商。
18-55mm,這顆鏡頭是變焦鏡頭,焦距在18~55mm,以1.5倍換算,等於底片機的27~82.5mm。
f/3.5-5.6,表示最大光圈在廣角端有f3.5,在望遠端有f5.6。
G,代表此鏡具有電子測光與焦長回傳功能,但取消了傳統的光圈環設計,所有的光圈值都僅能由機身控制,因此較舊的機種因無法由機身上控制光圈會無法支援此種鏡頭,也就是說裝到底片機上面會無法調光圈,支援G鏡的機身有F75/80/100/5之後與其衍生的數位機身。
VR,Vibration Reduction(減輕振動系統),設於鏡頭內感應器,可以把因相機搖晃而產生的模糊影像現象減至最低。具有此功能的鏡頭可以在使用低速快門時手持。VR僅在F75/80/100/5之後與其衍生的數位機身上才有支援。

==================================================================
記憶卡規格,查詢SD技術 - SD Card Association上面的說明,SD卡最高容量為2GB(FAT16格式),而SDHC目前最高到32GB(FAT32格式),所以問題在於相機本身支援的FAT格式是16還是32,而Nikon香港官網的D3000 16頁小冊子上面,寫清楚有支援SDHC規格的記憶卡。

==================================================================
寫到這裡,實在讓我覺得國祥官網上面對於D3000的資料缺少的程度有點離譜,也許他們的主力並沒有放在入門機種上面吧。
不過,光是入門機種,要價就已經接近20張小朋友了,整個資訊不清不楚,怎麼讓消費者安心選購?
而賣場的服務人員,聽他說他也是Nikon的愛用者.........
...........
...........等我回家花了快三小時查完資料後,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
hoyaani wrote:
剛才去賣場採購,順便...(恕刪)


這表示要多上網爬文做功課~
Coffee Cookie Camera = 3C
benboss wrote:
這表示要多上網爬文做...(恕刪)


對呀~
至少那位服務人員還很好心跟我提醒,像我這樣的菜鳥,不要馬上就殺到數位相機專賣店去,會被店家狠狠敲一筆的....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相機的數據細節非常多,一般來說規格表只會把詳細規格寫清楚,但並不會詳細解釋每個「項目」所代表的意義,縱使是日本官網也不見得會寫....

因此如果對於個別項目不是很瞭解,現場人員的解說很重要,也就是常說業務人員的教育訓練可說是銷售優劣的關鍵之緣故。

不過,個人覺得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找個稍微懂相機的朋友一同前往,會方便很多。這年頭玩攝影的人這麼多,要認識一兩個這樣的朋友,應該不會太難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