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D7000的對焦點是不是不管選9點、11點或是39點,半按快門時都只會出現主對焦點,還是會全部顯現呢?雖然看了這麼多文章,還是看不懂?
                                        
                chung621110 wrote:
請問一下,D7000...(恕刪)
參考D700操作教學
應該先知道整個對焦架構!
自動對焦模式:指得是對焦動作進行狀態。
AF-S:大多於靜態,因為每按一次快門只會進行一次對焦,所以也就是半按快門就是處於鎖住對焦位置,其中在用戶設定a2:單次 AF 模式優先就是選擇是否對到焦才會釋放快門,大多使用對焦優先。
AF-C:大多用於動態物體,也就是按下快門之後機身會一直不斷試著去對焦,也同樣在在用戶設定a1:連續 AF 模式優先,因為是連續對焦,若選對焦優先會有對到焦判斷過程,通常動作就會比較慢些,大多選釋放快門,高階機可以選對焦+快門可以獲得較佳速度與準確度。
AF-A:為中階機以下才有,也就是把動態或靜態判斷完全交給相機來進行,或著是物體從靜態轉動態時候也可以使用。
AF區域模式:指得是對焦點使用區域狀況。
單點:指得就是只會用單一對焦點碰到才會作用,只會顯示一點。
動態區域:指得是以單一對焦為主,周圍對焦點為輔,根據可能偏離大小選擇偵測區塊,瞬間偏離很大就要選擇對焦點涵蓋較多,也只會顯示選擇那一個單對焦點。
3D 追蹤:這裡主要是動態對主體進行對焦點追蹤,也就是追蹤過程會不斷改變對焦點,會顯示現在正追蹤進行的單一對焦點。
自動區域對焦:這裡就是完全交給機身去抓主體要用的區塊對焦點,其中有用到的對焦點都會顯示出來,所以通常會出現多點對焦點狀態。
diffusionless wrote:
動態區域:指得是以單一對焦為主,周圍對焦點為輔,根據可能偏離大小選擇偵測區塊,瞬間偏離很大就要選擇對焦點涵蓋較多,也只會顯示選擇那一個單對焦點。
3D 追蹤:這裡主要是動態對主體進行對焦點追蹤,也就是追蹤過程會不斷改變對焦點,會顯示現在正追蹤進行的單一對焦點。...(恕刪)
d大您好,雖然看過說明書,但再看過您的解釋似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不過我想請問,那動態區域及3D追蹤模式在應用上有什麼不同?
我的理解是這樣:
動態區域:仍是以單一對焦點對焦,因為物體移動,所以難以快速手動移動對焦點
因此以對焦區域為主,讓相機運算動態區域中適宜的對焦點(找出主題物?)
3D追蹤:則是類似使用物體位移追蹤的演算法,運算(或預測?)物體在快門釋放的正確位置
不知道我是否有什麼誤解?
另外,是否有什麼拍照上的應用可以對應適合的對焦模式?
例如,追焦適合使用何種模式...等
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看到多數人說到最後還是以單點對焦為主,不過既然高階機種會有這樣的設計
應該就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抱歉,因為還是新手,雖然有看過說明書或爬文,但是在實拍上還沒有經驗
如果問題太過無理還請見諒,謝謝
caesar373 wrote:
d大您好,雖然看過說...(恕刪)
可以參考這篇
動態區域對焦是很早以前就有,就是會有固定自選對焦點為主,旁邊對焦點為輔,和不同在於後面進化到超多點對焦模組與場景辨識系統整合測光系統,可以增進輔助對焦結果。
3D tracking是屬於動態區域,但對焦選擇不在是固定,而是隨著觸發起始對焦點之後,機身開始根據觸發主體做動作運算推演與進行主體與背景分離辨識,不斷隨著動作與主體辨識位置進行修正對焦點位置。
自動區域 AF 模式:等於整個畫面先以場景辨識系統作結果為主,機身再來選擇合適對焦點進行對焦動作。
在動態區域對焦或3D追蹤,都是根據主對焦點獲取距離與主體辨識顏色等資訊,只是3D追蹤則是把對焦點選擇與追蹤主導權幾乎交給機身來進行,而多點動態區域對焦則還是以用戶為主導。
Nikon D3s 51 points 3D tracking
DPB37_A Nikon D700 動態區域51點3D追蹤AF功能示範短片
這裏面像是會有其他干擾物就得設定追蹤間格長短,減少追錯對象,多點就還是自己追焦為主,周圍對焦點把風。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