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我看過說明說和官方網站的說明後:http://www.nikondigitutor.com/cn/d7000/index.html
仍然不清楚。

以D7000為例,單點以外的對焦點(9點21點39點)都是輔助的,
那麼為什麼在選擇對焦點的時候不都設定在39點動態區域的地方,
這樣不是失誤的機率就最小? (在此先不討論3D追蹤或是自動區域)

我知道在介紹的時候都有說多點對焦是為了讓方便對到移動的物體,
但是既然有39點,又何必放在39點以下的位置呢?
是會影響對焦速度嗎?

謝謝。

woof77777 wrote:
這個問題在我看過說明...(恕刪)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17&18

請記住一件事,越是自動或萬全的設計,越容易有達不到人意時候!


簡單講,動態區域大小,等於是可以偏離大小,也就是容忍選錯機會增加!

講通俗白話點,就像抓魚 抓昆蟲 抓鳥的網子都不會一樣,也是同樣道理。

多一個對焦點等於是多一個人一樣,當捕抓動物您無法掌握時候,他就可以幫忙你,但反過來當您自己可以很確定可以自己捕抓到時後,反而可能會讓原本可以抓到的物體飛走!

真的很不好意思,我還是不太了解,
您在文中有提到:
"自動區域 AF 模式:等於整個畫面先以場景辨識系統作結果為主,機身再來選擇合適對焦點進行對焦動作。"

所以是說會造成對焦時間變長嗎?
您回覆我時所舉的例子我可以了解,
但我不懂的是,形成的原因。

所以如果拍攝的是靜物,是不是還是以中央點對焦是最合適的?

非常感謝

woof77777 wrote:
真的很不好意思,我還...(恕刪)


並不是對焦時間長短問題!

今天如果選擇AF-S 單點,他機身的對焦啟動就只有碰到選擇那個單點才會運作。

再選擇動態區域時候,他就會利用測光系統做主體辨識,所以就算主體偏離到對焦點,旁邊也可以輔助啟動對焦。

所以對於動態物體,如果是單點就只會有,有對焦和無對焦狀態。
如果是動態區域,那就會有旁邊對焦點對到焦的部份加進來,當然也會有可能對錯主體的機會。
這網址給你分享看看.或許可以解釋你的疑問!

http://www.nikondigitutor.com/cn/d7000/index.html

抱歉.網址一樣..沒注意到樓主已貼
woof77777 wrote:
所以如果拍攝的是靜物,是不是還是以中央點對焦是最合適的?

拍 靜物, 我們本來就有時間 來 決定 那一個才是 最佳的對焦點.

所以才會覺得 開放多焦點 似乎沒什麼益助.


當你 沒時間 決定 對焦點 時 (as: 搶拍, 盲拍 or 相機和主體都在運動中, 你一邊騎馬, 還要一邊拉弓箭射飛靶), 那才會體會到它的好處.

當然啦! 機器不是你肚子裡面的蛔蟲, 有時候 難免會和你意見相左.

但有機子的高速定奪, 總是可以提高 成功率, 不是嗎?

現代飛行員, 有飛彈可用, 多好啊. 雖沒有百發百中, 有時候 還被會 火燄彈, 金屬干擾絲 所愚弄. 但總比 機砲對幹 的古早時代, 還準的多..


謝謝各位,我自己整理一下,
當我照固定物體的時候,用單點就夠了,動態多點對焦並沒有任何的幫助(也不會讓對焦速度變快),
但是照動態的時候,如果是可以預期的範圍,就用動態對焦中的9點11點等等,
當物體移動速度快速,且沒辦法預期的時候,就用相機可以的最多動態對焦點。
這樣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